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尽管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为目前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 EF)的一线用药。然而ARNI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率低。影响ARNI使用的因素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ARNI在HFr EF患者中的用药情况、药量改变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师的用药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标准的HFr EF患者756例,收集基线资料、临床观察指标(血压、实验室检查水平、超声心动图参数)及治疗心衰用药详情,根据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ARB)与否,分为ARNI组、ACEI/ARB组、未用ARNI/ACEI/ARB组。分析ARNI处方率、三组人群差异。随访ARNI组,观察用药6个月前后临床观察指标、ARNI剂量、其他心衰用药(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袢利尿剂)剂量变化情况,分析随访时服用ARNI剂量与血压分布的情况,分析影响剂量改变因素。结果756例患者中,其中198例(26.2%)使用ARNI,395例(52.2%)使用ACEI/ARB,163例(21.6%)未使用ARNI/ACEI/ARB。使用ARNI的HFr EF患者男性更多,(72.7%、70.7%、61.4%,p<0.05),更年轻(52.6±14.3岁、56.7±13.8岁、62.7±11.5岁,p<0.01),NYHA心功能I/II级更多(49.5%、45%、39.9%,p<0.01),有更大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9(64,75)mm、68(62,75)mm、67(60.5,73)mm,p<0.01)及更低的左室射血分数(29.4±5.6%、31.5±5.9%、30.6±5.4%,p<0.01)。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收缩压、心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明显提升(P<0.01),尿素氮、血肌酐较治疗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β-受体阻滞剂日剂量≥95 mg的比例较前上升6%(以琥珀酸美托洛尔为参考);袢利尿剂整体使用剂量较基线明显减少,日剂量40 mg的比例由44.7%下降为37.7%(以呋塞米为参考);螺内酯日剂量为20 mg的比例较前变化不大,由87.9%下降为85.4%。198例使用ARNI的患者中,初始剂量为25mg bid、50mg bid、100mg bid、200mg bid的分别为38例(19.1%)、105例(52.8%)、51例(25.6%)、4例(2%)。6个月后,8例(4.0%)达到靶剂量,103例(52.0%)维持在低于靶剂量的水平没有变化,30例(15.2%)能够逐步滴定使剂量增加,62例(31.3%)剂量减少或停药。随访中102例(56.7%)患者SBP≥110mm Hg(有效数据180例),其中6例(5.9%)达到靶剂量,ARNI剂量为100mgbid、50mgbid、25mgbid的比例分别为27.5%、44.1%、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再住院(OR=2.90,95%CI:1.22~8.52,P<0.05)是ARNI剂量增加的相关因素;收缩压<100 mm Hg(OR=4.12,95%CI:1.54~11.02,P<0.01)、LVEF<30%(OR=0.28,95%CI:0.14~0.56,P<0.01)是ARNI剂量减少或撤药的相关因素。结论ARNI能改善HFr EF患者的心功能,并减少袢利尿剂的使用,ARNI治疗中,大部分患者维持在低于靶剂量的水平没有变化,滴定由再住院实现,极少数能够滴定至靶剂量。缺乏患者长期随访和管理是阻碍指南导向药物滴定的关键因素,需加强以达到最佳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