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磨钢铁材料中强化相的微结构计算与性质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ihong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化相(硬质相)作为抗磨钢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抗磨钢铁的性能至关重要。由于抗磨钢铁中强化相的晶体结构和组成元素复杂、尺寸小,相关的物理化学性质数据很难定量获取,对多元强化相的结构与性质研究属于空白。造成无法针对性的进行强化相的选择与成分控制。因此,本文以目前先进的抗磨钢铁中典型的强化相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微观结构和性能表征方法,建立强化相模型,研究多元强化相的力学和热学性质。为建立抗磨钢铁中硬质相结构与性质数据库提供部分有价值的数据,从而为硬质相种类与性能的选择和调控提供部分指导,为提高已有抗磨钢铁材料性能、设计新型抗磨钢铁材料奠定基础。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实验表征了Fe-12Cr-4.5C过共晶高铬铸铁中M7C3型碳化物为六方结构,晶胞参数为a=b=13.842 A,c=4.495 A,α=β=90°,y=120°,原子比Fe:Cr=4.9:2.1。强酸萃取得到的W6高速钢中碳化物以M6C为主,并含有V8C7和M23C6,采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得到M6C的化学计量比为Fe2.39W1.14Mo1.57Cr0.54V0.36C1.09;W18中碳化物以M6C为主,化学计量比为Fe3.01W2.33Cr0.38V0.28C1.06。相关数据作为理论计算建模的基础与实验依据。(2)根据强化相的形成演化规律,Fe-C相为钢铁中最原始的强化相。Fe-C相韧性好,力学性质整体上随碳含量升高而提高。θ-Fe3C的各向异性很强,高温下ε-Fe2C体积热膨胀系数最大,达到4.5×10-5/K。(3)B或W掺杂能提高正交结构Cr7C3型多元碳化物的热膨胀系数,达到5×10-5/K。B的掺杂能改善六方结构Cr7C3型多元碳化物的抗氧化性。Mo、W以及W+B共掺可以提高h-Cr7C3型多元碳化物的韧性。Cr3Fe3Mo0.5W0.5C2B同时具有好的力学性能和高热膨胀系数,达到8× 10-5/K,与钢铁基体热膨胀匹配。(4)VC1-x相中有序碳空位浓度低于16.7%时,稳定性加强,但使力学模量退化。VC0.875本征硬度最大,但与VC相比,其高温力学性质差。VC、VC0.875和VC0.750的杨氏模量沿主轴取得最大值。VC0.875的热膨胀系数高温下达到2.8×10-5 K-1。(5)对于三元Fe6-xMxC(M=W/Mo)相,当原子比Fe/(Fe+M)大于50%后,弹性模量急剧下降。Fe2 W4C和Fe3Mo3C的高温力学性质优于Fe2Mo4C和Fe3W3C。Fe2Mo4C和Fe3W3C的热膨胀系数达到0.6×10-5/K。对于四元(Fe,W,Mo)6C相,当原子比16.7%<Fe/(Fe+Mo+W)<50%时,整体化学键合作用强,能够获得较高的弹性模量和熔点。(6)通过实验验证了钨掺杂能提高过共晶高铬铸铁中初生碳化物断裂韧性。纳米压痕测试表明M7C3初生碳化物横截面的杨氏模量和硬度略大于纵截面的杨氏模量和硬度,与计算结果相符。采用NanoBlitz 3D方法,得到W6和W18高速钢的杨氏模量和硬度的二维分布和沿x轴方向的统计值,并与计算值对比,分析了差异的原因。说明本文采用计算方法的合理性,预测的结果有助于强化相调控与新型抗磨钢铁材料设计。
其他文献
C-Si-Mn-Cr钢具有以贝氏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为主的复相组织,能够通过热处理工艺来调控组织和耐磨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和机械等领域。目前通过淬火-回火、淬火-分配、淬火-分配-回火等热处理工艺均能对C-Si-Mn-Cr钢进行组织调控,但在热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油类等淬火剂,其存在能耗大、固废、成本高等问题。水空交替循环控制冷却热处理工艺利用水和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可通过控制淬火过程,以经
露天矿的粉尘问题长期困扰着国内外。粉尘的产生及其扩散一直是影响露天矿山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问题。不受控制的扬尘排放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健康,安全和运营问题,影响到现场个人和更广泛的地区。露天采矿作业已被确定为颗粒污染的主要来源。在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可吸入的颗粒物质(PM10)已经导致了多种疾病,如黑肺,哮喘,心血管疾病和肺癌。深凹的露天矿更加难以解决粉尘问题。控制粉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相对困难
滇西北香格里拉拉巴铜钼矿床是一个与燕山晚期花岗类岩石有关的超大型岩浆热液矿床,位于扬子板块北西缘与中甸弧南段的结合部位,而靠近扬子板块一侧。含矿岩体侵位于中三叠统北衙组滨–浅海相碳酸盐岩及其下伏的上二叠统黑泥哨组浅–半深海相火山岩–碎屑岩组合中。该矿床同时大规模发育斑岩型矿体和接触带矽卡岩型矿体,目前对其成因关联及成岩成矿机制认识的薄弱,限制了对区域成矿作用的理解和找矿勘查工作的部署。本学位论文在
M7C3碳化物是过共晶高铬铸铁中重要的硬质相,但因其尺寸粗大导致过共晶高铬铸铁韧性不足,限制了材料耐磨性能的提高。M7C3碳化物的细化,通常采用孕育变质处理、快速凝固等方式,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孕育衰退、铸件尺寸受限等。脉冲电流处理技术,在细化固溶体型晶粒方面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验证;然而在细化化合物型晶粒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前期研究发现,脉冲电流对M7C3晶粒具备有别
截至2021年11月,我国风电装机3亿kW、光伏发电装机2.9亿kW,合计达5.9亿kW。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工业促进自身碳减排、支撑全社会碳减排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过程中,亟需构建统一开放、高效运转、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体系,加快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有序开展容量机制和输电权市
期刊
CuSn10P1合金铸件中低熔点锡元素容易向晶间迁移,而且由于凝固收缩力使得低熔点液相通过凝固壳层向表面迁移。锡元素的晶间偏析和逆偏析,大大降低铸件强度和塑性,限制其在低速重载条件下的应用,如高铁制动系统中的轴套。金属半固态成形可以有效控制熔体凝固时固液界面形貌、界面推进速度、温度场、成分场等条件,获得近等轴状初生相,同时还可达到抑制元素偏析的目的。论文借助半固态成形技术优点,结合CuSn10P1
近年,全球都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降低能源消耗,这引起了钢铁从业者在科学和工业上对直接还原铁技术研究的热潮。直接还原铁是通过从固态含铁原料中去除氧而产生的。基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天然气资源短缺的特点,煤基直接还原技术是发展方向。利用微波加热设备投资少、占地小、易于安装、控制和移动的特点,将微波加热技术应用到直接还原铁技术,能实现移动工厂的生产方式,在减排降耗的同时,也为快速占领、小规模开采资源,
热力学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热力学性质研究工具,一直凭借其使用的简便性、良好的经济性以及预测的准确性为人们所青睐。但在部分领域中,尤其是在冶金领域中(如液态合金),其复杂多变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直接导致了该类溶液体系偏差类型的多样性,即它除了含有一般的负偏差体系(negative deviation systems(NDS))和正偏差体系(positive deviation systems(PDS))等
铸工尘肺是在机械制造业中铸造工人长期吸入铸造粉尘而致的一种重要职业病。过去关于尘肺病理方面研究比较少,有关尘肺病理和X线相关的报道不多,目前尚未见到有关铸工尘肺病理方面的报道,本文仅就一例机械制造业铸工尘肺的一般情况、X线和病理检查结果,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