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水事故下纤维混凝土预应力安全壳破坏机理研究

来源 :黄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xianwe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电厂安全壳在发生失水事故(Loss of Coolant Accident,LOCA)时将同时承受高温和高压荷载,高温温度应力会加剧安全壳提前发生损伤的风险,从而降低设计着提供的安全裕度。因此全面研究核电厂安全壳在温度-内压耦合作用下的破坏及提升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在混凝土中掺入纤维后,由于纤维在裂缝处的桥接作用,阻止裂缝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纤维混凝土(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FRC)表现出较高的裂后强度和韧性,并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然而,考虑将FRC应用于核电厂安全壳结构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将以FRC安全壳在温度-内压耦合作用下的数值模拟为切入点,揭示FRC安全壳破坏机制,研究不同纤维类型及不同纤维参数对FRC安全壳结构在失水事故下承压性能的影响,初步验证纤维混凝土在安全壳结构的适用性,提出最优的纤维类型和纤维参数。为后期规范编制、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性参考。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1)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一个安全壳有限元模型,该模型主要分为两种:温度模型和力学模型。利用理论推导、查阅文献和规范、数值计算等方法,计算了不同类型纤维(包括钢纤维、钢-聚丙烯混杂纤维和钢-聚乙烯醇纤维)和不同纤维参数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等。(2)利用温度场分析模型模拟了安全壳正常工作工况下的温度场和失水事故后的温度场的变化,在失水事故发生十分钟后,安全壳筒壁内温度达到最大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失水事故温度荷载下结构响应。在荷载作用下,普通混凝土安全壳的设备洞口处混凝土、扶壁柱和钢衬里发生破坏。(3)对比分析了普通和纤维混凝土安全壳在失水事故温度荷载下的响应。较普通混凝土安全壳,纤维混凝土安全壳的优点表现在:混凝土裂缝分布较少、钢衬里没有达到屈服应变。当选钢衬里主拉伸应变为指标时,钢-聚乙烯醇增强PCCV的性能提升效果最好;当选混凝土破坏为指标时,钢纤维增强PCCV的性能提升效果最好。(4)系统进行了普通混凝土安全壳结构失水事故的分析,获得了温度-内压耦合作用下结构的力学性能,揭示了结构在失水事故工况下的破坏机理。在失水工况下,安全壳的失效模式是筒体向外膨胀,设备洞口附近区域向内收缩,高热的温度应力使安全壳提前达到极限状态。(5)对比不同纤维类型对FRC安全壳结构在失水事故下承压性能的影响。在三种纤维中,当安全壳性能指标为极限内压时,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安全壳的性能提升效果最好。当安全壳性能指标为钢衬里屈服内压时,钢-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安全壳的性能提升效果最好。(6)与传统PCCV的失效模式相比,失水事故下钢纤维和钢-聚丙烯纤维安全壳在不同性能标准下的承压值随着的纤维参数λ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钢-聚乙烯醇纤维安全壳中没有这种规律。
其他文献
大跨度与空间钢结构因具有造型优美、空间布置灵活和抗震性能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商场和工厂车间等大型复杂建筑。该类建筑施工过程中面临结构体系受力复杂、时变性明显、质量与安全控制难度大等难题。因此,必须依据结构特征、现场情况、工期要求和起重机具,制定科学、合理、高效且安全的施工方案,以解决施工阶段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以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北侧组团项目为研究对象,开展大跨度悬链线
学位
在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虚拟现实教学系统,这些系统大大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同时,虚拟仿真技术衍生出的“虚拟教学”也渐渐推动了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进程。相关研究表明,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方面的优势明显。就壁画教学而言,通过结合虚拟仿真技术的可视性、交互性与沉浸性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跨越时空与壁画产生交互,进而增强学习体验。此外,将
学位
为利用太阳能解决空气源热泵制热效率低,环境温度低时制热量衰减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太阳能增效的喷射压缩双温冷凝空气源热泵系统(SEDHP)。建立SEDHP系统各部件数学模型,通过FORTRAN语言编写计算程序,从能量和(火用)的角度对SEDHP系统进行性能评价。借助TRNSYS平台建立太阳能集蓄热子系统模型以及建筑负荷模型,探究济南市典型日(2月14~2月16日)SEDHP系统的逐时制热性能变化规律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建筑冬季取暖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北方城镇广泛使用集中供热系统,将热电联产或集中燃煤、燃气锅炉作为热源。由此带来的碳排放约为4.5亿吨,占我国建筑运行碳排放总量的20%。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城镇供热面积将进一步增长,集中供热系统的碳排放将变得更为突出。因此,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节能降耗”,成为了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和实现建筑行业“碳
学位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由于轻量级、易部署、受同频段信号干扰少等特点,已成为非接触手势识别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然而,由于无线信号反射、折射、散射等特性,导致不同场景下采集的同一动作的信号会有所差异。这是因为不同的场景,例如产生动作的用户不同、动作与感知平台的距离不同或者部署房间的不同,会对无线信号的传播带来不同影响。训练的识别模型在新场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关期”。二十一世纪以来,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业率先进入市场,建筑商也率先通过体制改革激发了活力,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实现了高速增长,同时,它也正在回归国民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为了提高施工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施工企业的发展水平,这就要求施工
学位
核仁选择性成像有助于观察细胞不同状态时的核仁结构和特征,在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设计靶向传递系统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碳点良好的光稳定性、低毒性、可调节的表面基团使其在生物成像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虽然已有研究发现制备出的碳点具有核仁靶向性,但核仁标记性碳点的制备通常是通过试错法来实现的,并没有明确的设计原则。因此,制备核仁靶向性碳点仍是一大挑战。本文通过选择不同前驱体制备了一系列碳点,筛选出具
学位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提升太阳能喷射与压缩制冷系统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压缩机中间排气与太阳能喷射耦合式制冷系统,建立了系统能量和(火用)分析模型,采用仿真模拟的方法对系统性能进行了研究。(1)构建了压缩机中间排气与太阳能喷射耦合式制冷系统,并对系统运行原理和过程进行了阐述。建立了滚动转子压缩机中间排气的热力学模型、气气喷射器的一维计算模型以及其它系统部件的热力学模型。(2)为分析中间排气滚动转子压缩
学位
桡动脉作为人体主要动脉之一,其血液流动情况包含了大量的人体生理信息。监测桡动脉特定点位振动信息,了解振动信息频率、幅度、波形形状对了解人体健康状况,指导人们正确饮食,合理锻炼及必要的治疗意义重大。国内外对于桡动脉信号的精准量化与特定波形的分类一直是研究热点与难点,存在测量点位不准确、采集到的信号不精准,分类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本文从现有桡动脉监测情况分析开始,设计桡动脉特定点位振动信息监测单元;设计
学位
含氟化合物在生物医药、农药、材料、化工和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β-三氟甲基-1,3-烯炔化合物作为含氟衍生物的直接来源,由于其独特的反应活性受到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选择β-三氟甲基-1,3-烯炔化合物作为底物,基于活性端烯位点与不同碳亲核试剂的选择性反应,实现不同类型含氟化合物的构建。首先,以β-三氟甲基-1,3-烯炔化合物与丙二腈作为反应底物,构建了合成氟代联烯化合物的方法,通过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