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底泥硝酸盐还原驱动铁硫氧化及其固磷作用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li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南方城市河道中底泥黑臭现象十分常见,黑臭底泥向上覆水体释放污染物,是造成上覆水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硫化物和亚铁的累积是造成底泥黑臭的主要因素,而磷是造成富营养化现象的关键因子;通过投加硝酸盐,可有效氧化底泥硫化物和亚铁,同时固定底泥磷释放;因此被认为是治理河道黑臭、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措施。然而,目前通常认为硝酸盐(如硝酸钙)对磷的固定作用是Ca2+离子与磷酸盐产生钙磷;而对于硝酸盐还原驱动的铁硫氧化过程对固磷的影响研究较少。为进一步研究底泥黑臭治理过程中铁硫氧化对磷形态变化的影响,探讨氧化后底泥作为废水(上覆水)磷吸附剂再利用的可能性,本文选择城市黑臭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分阶段定量投加硝酸钠(以R=NO3-/(1.6*S+0.2*Fe)为投加比例因子)将底泥亚铁氧化和硫化物氧化分开,考察两个阶段底泥氧化特征,明确不同氧化阶段对底泥磷形态变化的影响,解释氧化底泥的固磷作用及机理。本研究结果发现:1)按R=0.5比例投加第一批硝酸钠后,第一阶段底泥以硫化物氧化为主,硫化物氧化率约为75%,亚铁氧化率约为30%,说明当硝酸盐不足的时候,底泥中的硫化物优先于亚铁被氧化;第二阶段按R=2.0比例投加硝酸钠后,底泥以亚铁氧化为主,亚铁氧化率达86%。从ORP变化来看,硝酸盐还原驱动的硫氧化及亚铁氧化过程都可使底泥都由还原状态变为氧化状态;从底泥颜色变化来看,底泥颜色变化与亚铁氧化有关。此外,硫化物氧化过程与铁氧化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变化最为明显。2)原泥间隙水溶解性磷的浓度在2.9-3.7 mg/L之间,总磷的浓度在2.9-3.8 mg/L之间,说明间隙水中大部分磷是溶解性磷。投加硝酸盐后,底泥间隙水溶解性磷、总磷降至0.1-0.5 mg/L之间,可见投加硝酸盐后硫氧化及亚铁氧化过程均对间隙水SRP、TP有明显固定作用。原底泥中磷主要以无机磷为主,并以铁磷形态为主要形态。在硫氧化过程中,磷形态无明显变化;在亚铁氧化过程中,铁磷和氢氧化钠磷含量发生明显上升。说明投加硝酸盐黑臭治理过程中对磷的固定,与亚铁氧化过程密切相关。3)铁氧化过程和硫氧化过程对磷吸附动力学可以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来描述,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等温线来拟合。铁氧化后的底泥(5 g)在20℃、30℃和40℃的吸附速率分别为128、714和175 mg/(g·min),饱和吸附量分别为82、104和78 mg/g,硫氧化后的底泥(5 g)在20℃、30℃、40℃的吸附速率分别为6、26和8 mg/(g·min),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4、61和21 mg/g,说明与硫氧化后的底泥比较,铁氧化后底泥的吸附速率和饱和吸附量更高,而且温度对铁氧化后的底泥影响不大,可见铁氧化后的底泥更适用于吸附废水中的磷。由以上结果可知,氧化底泥对磷的固定作用主要与亚铁氧化过程密切相关;同时从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结果来看,氧化后底泥具有循环利用去除废水(上覆水)中磷的潜力。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 CDH13 基因 rs6565105,rs72807847,rs58409508,rs8051657 四个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广西河池某县老年人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某县的老年人群进行健康调查,分析当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空腹血糖≥ 5.6 mmol/L为标准,将纳入分析的4107名老年人分为高血糖组603例,对照组3504例。使用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城市道路的拥堵程度也越来越严重。目前,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ITS)利用多种传感器,铺设在城市道路的路面下和空中,组成一个立体的传感网络,能够实时监测车道车流量、车速等信息,为交通出行者提供一定的路面预测情况。但由于涉及交通的传感器种类多,适应的条件不同,对其测量精准度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最终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采用联邦
近年来,由于我国大规模工程项目的进行,其中存在着各种条件复杂的工程项目,在对一些工程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土中有机质的含量会使土体性能发生改变。研究土体中
本论文以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和IHS数据库资料及少量的地震、钻井、露头资料为依据,对西地中海特提斯构造区进行了构造-地层区带划分,研究了不同构造—地层区带中生界的主要地质记录,分析了研究区中生代的地质演化规律,编绘了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上白垩统、下白垩统4个层系的岩相古地理图,总结了不同层系的岩相古地理分布规律。西地中海特提斯构造区包括495个盆地、隆起等基本构造单元,根据构造-地层特征,这些基本
高油酸花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辽宁地区是适宜花生种植的产区,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仍存在积温相对不充分、降水量不均匀等问题。为了扩大花生可种植面积、提高花生品质和产量,可以通过地膜覆盖的栽培手段,利用其增温、增产、控盐等功能提升地温、增强保水。由于花生具有无限开花习性,同一植株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生长的果针在收获时品质存在差异。本试验通过对6个高油酸花生品种(为农花1号、花育51、花育52、花育95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趋加剧,传统的几代同堂的家庭模式已经变成父母子女三口之家,家庭自主赡养老人无法满足现有的人口结构。此次论文深入研究空间尺度与老人生理心理特征
众所周知,超卤素是一类强氧化剂。1962年,Bartlett等人发现了超卤素PtF_6可以氧化惰性气体氙(Xe),形成离子型化合物Xe+[PtF_6]-。他们又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PtF_6也可以氧化O_2分子,体现出超强的氧化性能。2013年,Skurski等人尝试用超卤素分子BF_4和AlF_4去氧化小型的水分子团簇,发现二者间发生电子转移,形成了离子型复合物[(H_2O)_n]+[BF_4]-
超支化环氧树脂作为一种具有优异物理化学性能的热固性树脂,被广泛用于通用环氧树脂的增韧增强,但其微观结构及性能的调控仍是环氧树脂领域的关键难题。本文采用具有选择性高、无副产物、产率高等优点的Thiol-X点击反应技术调控环氧树脂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具体地利用硫醇-环氧点击反应调控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的性能,用硫醇-烯烃点击反应合成了微观结构(环氧值和支化度)可控的超支化环氧树脂,并研究了环
土壤侵蚀会造成富含养分的表层土壤持续流失,降低土壤持水保肥效果,是农田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应用于耕作土壤受到广泛关注,生物炭施加不但可以减轻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是目前关于生物炭的施加对侵蚀退化农田土壤的改良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模拟沈阳地区农田棕壤的3个侵蚀程度,研究施加0%、4%和8%生物炭对土壤含水率、有效磷、碱解氮、有机质和苜蓿产量的影响,
研究区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Fe-Pb-Zn-Cu-Mo-Au-W-Sn水晶硫铁矿成矿带、滨东Cu-Mo-W-Sn-Pb-Zn-Fe成矿亚带与延寿Pb-Zn-Cu成矿亚带的衔接部位,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找矿标志明显,具有较好找矿潜力。依托―黑龙江省1:5万兴隆镇、杨家店、元宝镇、行政村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林场钨多金属矿普查‖等黑龙江省基金项目,在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