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科教学改革方向探索——对一个典型课例的剖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开设《品德与社会》科,是本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尝试。与其前身《思想品德》科相比,该学科极其强调“生活化”理念。这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探索《品德与社会》科教学改革的方向,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本文运用课例研究和访谈的方法,分析上海市一堂获奖的《品德与社会》科公开课。通过对比其教学计划与教学过程,发掘其成功的教学经验,进而根据分析结果识别出《品德与社会》科教学改革的三个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开放性教学,降低教学密度和放慢课堂节奏。本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些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要求教师在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取得平衡。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成人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来。探讨成人参与学习的内外部动力因素和规律,对成人教育科
2012年6月11日,在川煤集团芙蓉公司第四次科技表彰会上,20名科技拔尖人才受到表彰。他们都是芙蓉公司近两年基层一线涌现出来的技术骨干,部分人已成长为中层干部。在表彰会上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一共有13所民族院校,这13所民族院校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在高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