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简称UC,亦称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其临床症状轻重表现不一,可出现缓解与发作相交替,患者可有结肠或其他全身症状。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部分患者可见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UC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而今UC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复发率高的问题日益加剧。目前病因还未十分明确,并且对远期疗效没有肯定的治疗方案。近几年来我国中医学者正不断寻求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方法,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UC的远期疗效中有明显的优势。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治疗以脾气虚弱证为主,或兼肝郁、肾虚、湿热等证型UC的临床疗效;比较加味四君子汤、加味四君子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缓解期UC的临床疗效差异;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加味四君子汤联合美沙拉嗪对治疗缓解期UC的复发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就诊于广州市中医院消化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UC缓解期的患者,共61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1例,中西药治疗组30例。前者口服加味四君子汤,后者口服加味四君子汤合美沙拉嗪。3个月为一个疗程进行治疗,观察6个月、12个月、18个月,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症状变化情况及复发情况,并将所收集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建立数据库,用SPSS16.0软件选择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记录统计结果。结果:(一)疗效观察结果1.中药组临床综合疗效与中西药组相比(P>0.05),两组总有效率(90.32%,93.33%)、完全治愈率(54.83%,66.33%)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2.两组总体复发率(中药组29.03%,中西药组23.33%)相比P>0.05,差异不显著,两组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中医症候比较(中药组92.75%,中西药组96.55%)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远期改善情况比较P>0.05,提示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将两组进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表明有显著性差异。(二)免疫学指标检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Hb)、肝功(ALT)、肾功(Bun、SCr)比较(P>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组(加味四君子汤)、中西药组(加味四君子汤合美沙拉嗪)对治疗UC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显著,中西药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中医症候比较都较单用中药组好,但其临床观察疗效根据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治疗在维持UC复发方面都有明显的疗效,并且结果显示两组药物治疗后UC的复发率低。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远期改善情况研究结果中可见,中西药治疗组优于中药治疗组,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进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间组内免疫学指标检测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用药对ESR、CRP、ALT、BuN、Scr、Hb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