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948221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引起的,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骨质疏松症患者(包括骨量减少)八千四百万,占总人口的6.6%,预计至2050年将成倍增加达两亿一千二百万,占总人口的13.2%。如此庞大的潜在患病人群对家庭和社会无疑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与遗传,营养,运动,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但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以致雌激素分泌减少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它直接影响骨丢失率,其详细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骨质疏松症的病名在中国古籍中没有记载。但根据其所述的临床症状及发病机理,与“骨痹”、“骨痿”、“骨极”等的描述颇为相似。本病基本病因为肾虚精亏,病变在骨,病位在肾,与脾胃关系密切,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肾两虚,骨枯髓弱为本,气血不行,痹阻经络为标。 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针刺对31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临床观察,并与激素组作对照。通过临床症状、骨密度和骨代谢三方面的变化,初步探索针刺的效用及其机理。研究结果显示: 1.针刺改善临床症状起效迅速。经过三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全身骨痛症状,骨质疏松症状,肾虚症状均有改善。针刺组较激素组起效迅速,改善显著。提示针刺一方面通过行气活血、通经活络迅速缓解腰背等部位的疼痛,另一方面通过补助肾精,精足生髓,滋养骨骼,使骨坚硬。 2.针刺组与激素组各种骨代谢指标的改善呈相同趋势。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有显著差异,但经组间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针刺可以起到类激素样作用。它可能是通过对机体全身性的调节作用,使下丘脑 摘要——垂体——多个靶腺轴,以及植物神经系统和免疫功能的紊乱得以恢复,从而达到纠正机体激素夫衡和负钙平衡作用的功效。显示出其既能抑制骨吸收,又能促进骨形成的治疗效果。 3-受自身生理调整限度的制约,针刺只能在生理机能允许的范围内产生效应来调节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缓的抑制破骨并促进成骨,增加骨密度,改善骨骼质量,而不会使骨代谢单方面亢进或低下。 本结果为进一步开展针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正> 我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地形复杂,既能生长云南松、思茅松、云杉、冷杉等针叶树种,也适合多种阔叶树的生长。在我省现有的一亿四千三百万亩森林中,阔叶林面积
目前地方高校德育课程实施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重意识形态教育、轻公民教育,重谋生教育、轻人文教育。考察其原因,主要是由社会大环境的变迁和我国传统研究过于理性化所致。为
抗日战争时期,蒋经国在赣南主政期间实施了一项庞大的地方建设计划,史称赣南新政。赣南新政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造赣南的政风民风,改善民众的生存状况,整顿混乱的社会秩
本研究应用染色体显带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对四种扇贝染色体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对栉孔扇贝和华贵栉孔扇贝,栉孔扇贝和海
由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及糖尿病人生存时间的延长,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已经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的主要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目前在省级范围内统筹,各省份的养老保险政策不尽相同,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养老保险体系的负担和人口结构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各省份间人口的动态演变
<正>零包贩毒中代购毒品问题的渊源及发展零包贩毒是一种直接面向吸毒人员的常见贩毒方式,是吸毒者获取毒品的直接渠道。司法实践中一般指贩卖毒品数量在10克以下(以海洛因、
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重大课题,学界近年来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大体来说,学界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对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
人类社会自诞生之日起,便有意识地对其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系统进行加工、改造和利用,因而就终极意义而言,人类社会生存所依托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生态环境了,而是经过民
<正>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在诊断上缺乏特异性指标,现代医学多从松弛肠道平滑肌、激动和拮抗神经递质、抗抑郁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