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将明代才女冯小青作为戏剧创作的主要人物而形成的冯小青戏剧,是明清戏剧史中一个很重要的文学组成部分。文人对明代才女冯小青十分关注,“冯小青热”现象持续达二百多年。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明代才女冯小青作为戏剧创作的主要人物而形成的冯小青戏剧,是明清戏剧史中一个很重要的文学组成部分。文人对明代才女冯小青十分关注,“冯小青热”现象持续达二百多年。本文从此处入手,对小青的戏剧形象所具有的符号性与象征性作了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绍有关小青的文学作品、戏剧作品、小青故事及相关考辩,列出了以小青为主要戏剧人物的戏剧剧目、作者及存佚情况。第二章根据现存的剧本分析小青在剧作中的形象演变与在她身上包蕴的文人思想内涵,揭示小青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与符号意义。第三章对明清时代特有的情迷现象进行分析,探讨文人对小青的接受问题。整篇文章在分析研究文人与小青关系的过程中,比较深入地透视了明清两个时代的社会、文化、思想状况。
其他文献
语言从来都不是客观透明的交际媒介。一方面语言的使用是由说话者或写作者的意识形态决定的。另一方面,它又反映和影响说话者或写作者的意识形态。这也就是说,语言的使用和意识
戏曲从其孕育状态开始,便与赋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戏曲文本和戏曲表演之中,有大量赋的使用。赋最早是“不歌而诵”的歌乐形态,广泛应用于祭祀和仪式表演中,后来发展成为供人娱
针对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试图探讨一个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环境、科技、文化的不同层面来阐明室内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对设计创新与文化发展提供了理论
兰陵萧氏是齐梁时期有名的望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当时的文化与文学贡献甚大。然文学史论者对由南入北的萧氏文人却关注不多。鉴此,本文试图以家族、地域为视角,以北朝政
本文以丁玲30年代和讲话后两次转向为切入点,探寻丁玲主体与革命和体制建构之间融合与冲突的对话性关联,彰显压迫\反抗、强制\屈服的分析模式所掩盖着的问题,更深层地关联起“
刺参是一种具有特殊质构的棘皮动物,作为传统的海珍品,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的刺参产量逐年递增,但是刺参在加工、运输过程中极易出现自溶现象,
王慎中,明代散文流派唐宋派的首创者和代表人物,为扭转明初以来文坛复古模拟蹈袭之风做出了很大贡献。而学界对唐宋派进行较系统深入的研究直到近80年代才开始,专门针对王慎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电力行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公司的战略目
在中国当代作家里面,李锐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独特在于他坚持不懈地思考关于启蒙和历史等大问题。与同样执着于启蒙的前辈们相比,李锐对启蒙的思考,更为深入,更具有多元对
基层检察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重要方面,和监督责任一道,共同构筑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有机整体。抓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对强化检察权运行的监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