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材料的层间状态参数试验与模型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ybj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关路面病害调查发现,许多破坏发生在沥青面层和基层结合处,层间状态不佳不仅导致路面出现滑移裂缝、推挤和拥包等病害,还会影响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以弹性层状连续体系理论为基础,然而层间界面并非完全连续,采用连续体系下所得到的力学响应指导路面结构设计,路面实际的使用寿命必然与设计预期存在差异。首先,本文以Sup-25下面层与水稳碎石基层的层间界面为研究对象,借助定制的剪切夹具分别在不同温度、浸水天数和重复剪切荷载作用次数下开展直剪试验,得到了层间抗剪强度和粘结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层间抗剪强度与粘结系数随温度的升高、浸水天数的增加、重复剪切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均有所降低;40℃的层间抗剪强度只有0℃状态下的35%,浸水导致抗剪强度发生衰减的幅度大致在7.6%~32.6%之间,重复加载4000次时的残余抗剪强度只有未损伤时的54%。建议采取增大面层厚度、选用合理的层间粘结材料、路面及时维修养护、提高路面施工质量、限制轴重等必要措施削弱外界因素对基面层间状态的不利影响。其次,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得到内聚力模型参数,建立反映路面层间真实状态的ABAQUS受力分析模型,通过对比连续模型、光滑模型、接触模型,得到了不同力学响应量随层间状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面层间状态的变化改变了路面结构内部的应力应变分布,随层间状态逐渐变差,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回弹弯沉、层底剪应力等力学响应量均逐渐增大,考虑层间状态的最不利设计指标为沥青层底拉应变和基层底拉应力;相较于连续状态,光滑状态的沥青层底拉应变增大了5.4倍,基层底拉应力增大了32%。建议引进层间容许剪应力设计指标控制层间剪切疲劳破坏,并选取层间粘结良好与完全光滑的“中间状态”作为设计层间状态,并由此进行疲劳开裂验算。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帮助更好地认识层间状态对路面结构的影响,而且在室内试验和计算模型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并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设计方法提出考虑层间状态的改进建议,为路面层间状态研究方法以及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芝麻素普遍来自于脂麻科植物-脂麻收获后的种子,芝麻素常见的用途有很多种,比如将其作为抗氧剂以及杀虫剂等,民间还有将其用于气管炎症的治疗。芝麻素的有不易溶于水中的特性,导致在制备成制剂时候出现困难。所以本研究以将芝麻素、植物油为油相,聚山梨酯-80为表面活性剂,甘油为助表面活性剂,通过科学方法调制成芝麻素微乳,探讨其理化性质,并且对芝麻素微乳的抗氧化及抗疲劳功效进行研究,通过急性毒性实验及亚慢性毒性
大尺度地震会引发一系列的灾害,特别是地震滑坡,对城市和农村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我们最关心地震滑坡灾害的问题是“地震后哪些地方发生滑坡”以及“地震滑坡的规模和危害性怎么样”。地震后哪些地方发生滑坡是地震滑坡应急响应的第一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基于遥感影像空间感知的地震滑坡自动识别已成为解决地震后哪些地方发生滑坡的基本要求。过去,通常是基于像素或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滑坡自动识别。但由于大量遥感数据的
本文主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东西向中学教室进行自然采光研究,并依据研究结果进行了南京市金陵中学江心洲生态科技岛校区的项目实践。主要内容为探究东西向教室的可行性和设计方法。本文首先对土地资源、教育改革和青少年近视率等相关背景进行梳理归纳,探讨夏热冬冷地区东西向中学教室的设计研究价值。接着对东西向教室的气候影响因素和人工影响因素进行归纳,确定了以采光系数DF、全年有效采光度UDI和眩光评价指标为核心的自然
混凝土材料从细观尺度上可以看作是由粗骨料、水泥砂浆以及二者之间的界面过渡区所组成的三相非均质复合材料。作为最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的理念不断加深,陶粒混凝土作为新型绿色材料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开展混凝土及陶粒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以混凝土和陶粒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语言完成了混凝土及陶粒混凝土
焊接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材料连接方式,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制造、交通轨道、压力容器、精密仪器等行业。焊接过程伴随着大量的热输入,从而导致焊缝及其周围产生不均匀的高热高压环境,且伴随着巨大的温度梯度。材料在瞬态热输入的条件下受热膨胀,同时又受到低温区域材料的制约,当内应力大于屈服点时,材料产生塑性变形;材料冷却后,残余塑变又会带来残余应力。塑性应变和残余应力不仅会对材料构件的刚度、强度、形状精度和
多标记排序任务是多标记分类任务和标记排序任务的结合。在多标记排序任务中,对于一个示例,多标记排序模型需要为它预测预定义标记集上的相关无关标记划分,以及相关标记的相关性排序结果。多标记排序体现了标记的歧义性与偏好性,是对于现实任务的更加具体的建模。然而现有的研究工作中,直接针对多标记排序任务设计的算法并不多,大部分多标记排序算法是根据现有的标记排序算法通过校准标记排序技术进行扩展得到的,很难同时兼顾
在循证医学的发展与实践中,临床医生需要研读大量临床试验文献,汲取其中的最新临床证据,作为医疗决策的参考依据。人工撰写的系统综述是可靠的临床证据来源,但是具有小规模、滞后等局限性,因此临床证据的自动抽取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以临床试验文献全文作为语料库的临床证据抽取任务中,由于医学文献专业性强、细分领域多、标注代价高昂,目前仍缺乏公开的、多医学领域的训练语料或数据集,导致无法构建通用的临床证据抽取模
为提高银行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银行系统数据分析中。银行柜面业务系统作为商业银行日常运营与管理的重要交易渠道,每日运行产生大量操作日志,其中蕴含了银行客户的业务信息和潜在业务需求。通过分析柜面日志,一方面可以挖掘出交易操作之间的次序关系,有助于柜面系统开发测试人员还原实际业务场景;另一方面可以构建出交易预测模型,用于预测下一步交易操作,辅助柜员快速、准确地达成客
学位
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加快了生产要素间的跨区域流动,行政边界日益模糊、行政壁垒渐被打破等发展趋势促使临界地区成为要素流通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优化临界地区资源要素配置对中心城市能级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都市圈位于区域一体化体系中的第一层级[1],是驱动和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空间单元,实践中都市圈中心城市也涌现与毗邻城市间加强同城化、一体化建设的共识,都市圈临界地区的战略地位逐渐从原先单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