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毒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危害个体的身心健康,滋生犯罪和腐败,因此,戒毒工作刻不容缓!戒毒面对的一大难题是难以的摆脱对毒品的心理依赖。作为我国心理戒毒工作的主要载体的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心理戒毒效果如何?不同戒毒阶段分别采取什么相应的措施,找出合理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成为帮助戒毒人员心理脱毒的关键。因此,本研究采用眼动手段对不同戒断期的戒毒人员进行研究,客观了解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心理戒毒的效果。本研究通过眼动实验法,运用加拿大生产的Eyelink Ⅲ(?)动仪,采用2(材料)×3(戒断阶段)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记录江苏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36名戒毒人员观看毒品图与非毒品图的注视时问、注视次数、眼跳次数、回视次数等眼动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被试在观看毒品图与非毒品图的各项眼动指标上,戒断阶段的主效应显著。具体表现在:第一阶段被试对毒品图的注视次数、眼跳次数、回视次数都显著多于第二、第三阶段被试。第一阶段被试对毒品图的注视时间显著长于第二、第三阶段被试。第一阶段被试注视毒品图的最大瞳孔直径显著大于第二、第三阶段被试。第二与第三阶段被试对毒品图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等眼动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眼跳次数、回视次数、以及最大瞳孔直径等眼动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2)被试在观看毒品图与非毒品图的各项眼动指标上,材料的主效应显著。具体表现在:被试对毒品图的注视时间显著长于非毒品图;被试对毒品图的注视次数、眼跳次数、回视次数显著多于非毒品图;被试注视毒品图的最大瞳孔直径显著大于非毒品图。三个阶段被试注视非毒品图的各项眼动指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3)被试观看毒品图与非毒品图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回视次数以及最大瞳孔直径等眼动指标的交互作用显著。具体表现在:第一阶段被试对毒品图的注视次数、眼跳次数、回视次数显著多于非毒品图;第一阶段被试注视毒品图的最大瞳孔直径显著大于非毒品图;第一与第二阶段被试对毒品图的注视时间显著长于非毒品图;第二阶段被试对毒品图与非毒品图的注视次数、回视次数等眼动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三阶段被试观看毒品图与非毒品图的各项眼动指标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综合来看,各种眼动指标本质上都反映了被试的某种兴趣以及动机。戒毒人员观看毒品图的眼动指标显著高于其观看非毒品图的眼动指标。这说明,相对于非毒品图而言,戒毒人员对毒品图更感兴趣;通过三个阶段各项眼动指标的分析得出,进入戒毒所4个月至1年,心理戒毒的效果已经开始凸显,1年以上效果已经非常明显。根据研究结果,对不同戒断期的戒毒工作提出了以下建议:对第一戒断期的戒毒人员,丰富精神生活,分散渴望毒品的注意力;对第二戒断期的戒毒人员,培训生存技能,增强戒除毒瘾的意志力;对第三戒断期的戒毒人员,树立正确交友观,增强拒毒的免疫力;对戒毒回归人员,创造戒毒“软”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复吸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