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遥感对地观测系统(CNEOS)载荷优化配置研究——以地表反射率产品获取为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yisuifengpi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遥感具有快速获取全球以及大区域空间信息的独特优势,而且空间信息资源的掌控权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发展遥感对地观测系统与占领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卫星遥感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卫星数量位列世界前位,遥感载荷的种类也趋多样化。然而我国遥感应用领域仍存在着遥感数据短缺与闲置并存、遥感数据进口量大等突出问题。  卫星发射和高精尖遥感器的研制最终还是要落实在遥感应用上,因此以应用为导向的遥感对地观测系统是航天遥感迅速发展的唯一驱动力。目前基于应用的遥感器和卫星轨道设计模型和方法层出不穷,但均只针对某一应用,未对所有遥感应用需求进行综合的考虑。  基于目前的应用现状,并根据“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加强航天运输系统、应用卫星系统、地面与应用天地一体化系统建设的要求,发改委提出了由导航、通信和遥感组成“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的立题,旨在整合国内现有遥感卫星资源,统筹规划遥感对地观测以最大化满足国内遥感应用,降低遥感资源进口的同时加大出口并形成产业。  本文在此研究中的主要工作是对遥感对地观测系统的遥感应用进行需求分析,以应用为导向设计和优化我国以遥感卫星为核心的对地观测系统的遥感数据获取系统,主要针对载荷配置方案进行研究和规划,同时调研除遥感数据获取以外的同步系统,并提出建议。遥感应用需求繁杂多样,所需遥感应用产品也各有特色,因此本文以地表反射率这一典型的、基础的遥感应用产品为例进行相关研究工作的说明。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  (1)形成了需求提出到需求满足的遥感数据获取需求分析方法。针对各行各业种类繁多的遥感应用需求,遵循相同的需求分析原则,并制定统一适用的标准规范,建立起用户需求与遥感数据获取的直接链接,以满足度评价的方式检测遥感数据获取系统设计的可行性。  (2)给出了中国遥感对地观测系统(China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CNEOS)的架构配置方案。在遥感数据获取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典型对地观测系统的运作模式,对我国的遥感对地观测系统进行了全面和完善的体系设计,明确各组成部分的职能和交互接口,为我国遥感对地观测系统的体系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3)为我国遥感对地观测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建议。为贯彻观测要素最大覆盖、观测尺度优化配置、观测周期合理布局的部署思路,以及多星协同、载荷优化等设计理念,综合考虑我国卫星研制技术、基础及其发展进步趋势,对我国遥感对地观测系统的卫星遥感数据获取基础设施、地面数据接收和处理基础设施、卫星遥感共享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和综合信息集成服务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议进行了归纳总结。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宽带用户的普及和网络视频内容的爆炸式增长,流媒体点播服务使得人们接受信息,交流信息的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流媒体点播服务已成为当前互联网最热门的应用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数据的急速膨胀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浩如烟海的多媒体数据中,图片和视频具有生动形象的特征,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怎样在众多的图
我国目前煤矿开采业存在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等技术不够成熟的问题,是导致煤矿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之一。矿井机车运输作为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对提高生产
场景图像分类在图像检索和视频检索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场景图像分类的主要难点问题是低层视觉特征与高层语义之间存在―语义鸿沟‖。近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由部署在特定区域的数量庞大的微型传感器组成,这些传感器节点之间互相协作对需要监测的目标区域进行监控并实时采集需要的数据。节点采集到的数据通过节点
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和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 IM)软件的迅猛发展,利用即时通信系统和即时通信协议的漏洞或者技术特征进行攻击,并在即时通信网络内传播的即时通信蠕虫(IM
信息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信息技术核心支撑的软件系统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应用正在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时至今日,现在各行各业中的应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计算机、互联网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逐渐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发展。然而,由于物联网的自身的特性,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的
相对于传统光学图像,深度图像能直接给出距离,几何特征等信息,并且不受纹理,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飞行时间法三维无扫描传感器通过测量发射信号与反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来产生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每天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信息和知识达到以往数倍。同时,现实领域中也产生了海量的双语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统计机器翻译研究无疑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