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焦点访谈报道:2014年,反腐败、户籍改革、简政放权是政府改革的三大亮点。其中,反腐败是最深得人心、最受群众关注和热捧的改革。多年来,在经历了种种反腐败的方式后,党和中央领导人已经认识到廉政制度建设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也认为,十八大以后,制度建设会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为全党所重视。不仅反腐的手段要严厉,而且反腐的制度设计要更为严密。并不是打击的力度、烈度、强度越大越好,关键是织好“天网”,要有顶层设计确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对风险社会这一理论进行研究和探索。所谓风险社会,是指由于人类的行为和决策所导致的全球性社会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社会形态,它具有整体化、未知化、人为化、复杂化、全球化五大特征。在我国具体表现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社会风险和自然风险。风险社会与廉政制度建设之间相辅相成,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一方面风险社会的到来需要加强政治权力的运作,对廉政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对认识和规避各类廉政风险也起到积极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风险社会的到来,对我国的廉政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廉政制度建设仍存在着不健全、执行不力和创新不足等问题。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极为繁重的当下,加强廉政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为此,本文从风险社会的五大特征着手,对症下药,研究廉政制度建设对策:即从风险的整体化、未知化特征考虑建立完善的廉政惩防体系,从人为化特征考虑强化对廉政风险点的人为干预,从复杂化特征考虑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反腐,从全球化特征考虑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与交流,以期在风险社会大环境下建设与时俱进、适应发展的廉政制度,为有效防范和全面遏制腐败提供必要条件,为巩固执政党的地位、缓解人民内部矛盾提供前提条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目标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