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南进政策”原因探析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yuan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进政策”是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形成的一种对外扩张政策,其形成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南进政策”作为日本对外扩张核心思想之一,对日本近代以来的外交以及战略决策起到了重大影响。一战期间,由于欧美列强忙于欧战无暇东顾,日本乘机迅速扩张在东亚的势力,成为英美等国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竞争对手。一战后,世界秩序逐渐恢复,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再次成为列强关注的重要地区。此时日本的国力虽有明显提高,但相对于英美等国还有明显差距。因此在英美等国的压力下日本最终放弃了部分利益,以缓和与英美的紧张局面。进入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再度发生重大变化,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相继建立起法西斯政权。日本和德国作为东西两个重要的法西斯国家为了自己的世界霸业,开始疯狂扩张。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日本并没有如英美等国所预料的那样选择“北进”、与德国一起包夹苏联。即便在德国军队进逼莫斯科城下的时候,日本还是放弃了“北进”而专事南方。这一战略选择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见研究此期间日本由“北进”向“南进”转变的原因具有重要价值。“南进政策”一直是学术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于日本“北进政策”向“南进政策”转变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但是这些研究成果或限于篇幅或限于主旨,并没有全面的描述出这一时期日本发生政策变化的过程及要因,往往造成读者理解的片面化。有鉴于此,笔者拟从南北对比、中国战场、日苏碰撞、日本与欧美主要国家关系等四个方面,对造成日本最终选择“南进”政策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较多地采用了比较研究法,兼用文献阅读法与归纳法等,对1936—1941年间日本对外扩张政策的转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最终用史实说明了日本选择“南进政策”的原因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等。
其他文献
<正>"雪花飘飘,搽点香香",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流行于大街小巷的一句童谣。歌谣中的"香香",便是那个年代人们常用的雪花膏。雪花膏承载着太多的童年记忆。孩提时,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0年11月重新修订并发布审计准则,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提高了审计准则明晰性,同时更全面体现风险导向审计要求。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践中存在不能有
宝鸡石嘴头遗址是关中西部重要的史前遗址,在区域位置、文化内涵及所处时代环境上皆有其典型性与特殊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相关典型遗址的比较分析,厘清石嘴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食品安全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社会学自产生之日起的现实关怀、理论关怀、研究传统和研究内
后现代战争指敌人身份不确定的非正面的现代战争。美国对伊拉克及阿富汗的战争都属于后现代战争的范畴。本·方登在其《漫长的中场休息》中,打破语图叙事的边界,消解战争宏大
在现代分工明细的社会及大规模的生产经营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可能事必躬亲,均需借助他人的力量从事一定的工作或者事业。因此,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雇佣他人从事某项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旨在侵吞中国东北地区的“九·一八”事变,旋即出兵东北。国民党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除了少数违反蒋介石的命令留下抗日,十几万东北军撤入
阎锡山,生活在晚清和民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军阀之一。在当时全国派系林立、你争我夺的社会情势之下,不是北洋军阀出身的阎锡山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猜忌,尤其是中央政府和周边其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法律诉求的增加,司法强制执行行为越来越多,强制拍卖作为法院执行程序中的重要变价方式,是以清偿债务为目的的一种典型的强制执行措施,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