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资本的超级英雄主义——从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看漫威超级英雄电影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超级英雄电影以其绚丽的画面及刺激的故事情节受到了观众的追捧,并且给电影制作者及发行商带来了巨额利润。漫威因推出《钢铁侠》、《美国队长》、《复仇者联盟》等超级英雄电影在好莱坞赢得了一席之位。笔者认为这类以超级英雄为题材的电影成功的关键在于电影中所表达的个人英雄主义、救世主义和爱国主义等价值观与美国人自身的核心价值观相符合。而以上三种价值观又是超级英雄主义的核心内容。所以超级英雄电影在21世纪的流行,意味着超级英雄主义在美国的兴起。  皮埃尔·布尔迪厄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对文学、语言、文化等都有深透研究。尤其是他的文化社会学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论文以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为理论基础,以漫威超级英雄电影为切入点来研究作为文化资本的超级英雄主义的内涵、超级英雄电影中对美国价值观的承传,以及符号暴力和场域等问题。  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对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等进行总体的概括。第二部分为正文,共由五章组成,第二章对布尔迪厄社会学主要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第三章归纳了美国的超级英雄主义内涵;第四章主要阐述了美国人的习性与漫威电影中超级英雄主义的关系;第五章借用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理论指出,在观看漫威超级英雄电影过程中,观众无意识地接受电影所传达的信息,即文化资本的符号暴力功能得到了实现。第六章试图构建一个场域,以期对超级英雄主义的运作有更深入、系统的了解。第三部分是结语。通过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理论对超级英雄主义的研究,为文化资源向资本的转化提供了指导方法。另外,由于文化资本在转化过程中产生了符号暴力,所以大众在消费文化产品,尤其是电影时,应以辩证的态度来思考电影所传达的价值观念而不是全盘接受。
其他文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幽默几乎无处不在。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它表达一种观点,一种对人生的看法。它以诙谐或是讽刺的语言形式反映人类文明的智慧,使人在感到愉悦的同时深受启迪。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尤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空前广泛。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打造知名品牌已成为我国市场运营战略中塑造企业形象的核心
随着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商标名称的翻译在商品贸易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它将影响产品市场化的速度与范围。然而西方以及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讨论的主要都是文学与
美国当代著名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小说作品探索人文主义问题,描写现代都市中的知识分子寻找立足点的心理历程。批评家认为贝娄通过现代主义的文学传统和美国人的自由人文主
1979年英国语言学家RogerFowler和GuntherKress等提出了批评语言学的概念,批评性语篇分析随之应运而生。批评性语篇分析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和
《印度之行》是爱·默·福斯特最后一部,也是其最为成功的小说。该小说发表于1924年,写作过程历经12年。小说创作源于作者1912和1921年两次印度之行。两次旅行间,印度局势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