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在土建设施的结构构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近年来,随着活性粉末混凝土配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活性粉末混凝土已被应用到桥梁、建筑、核工程、道路安全防护构件中,并在环境恶劣、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基本配置原理为基础,结合辽宁本地的原材料,并用最大密实度理论对石英砂级配进行优化,再添加消泡剂对活性粉末混凝土进行消泡处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强度,并有效的提高了混凝土试件表面的平整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推广应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并确定了活性粉末混凝土最佳配合比,使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156MPa,抗折强度达到32MPa。基于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高强度和高耐久性的综合优势,为改善东北地区恶劣环境和盐蚀对既有钢筋混凝土防撞墙的侵蚀破坏,造成防撞墙表面混凝土脱落,钢筋裸露的现象。将活性粉末混凝土应用到防撞墙中,既可以提高防撞墙的力学性能,也可避免防撞墙的反复修复乃至改换。但活性粉末混凝土防撞墙的结构设计、碰撞荷载参量(碰撞速度,车辆质量,碰撞角度)及其相互之间的综合作用对防撞墙的影响,是活性粉末混凝土在防撞墙应用设计的基础问题,总体来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很有限。本文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普通混凝土防撞墙与活性粉末混凝土防撞墙的抗撞击进行性能分析,探究车辆-防撞墙系统在外在因素,车辆质量、碰撞角度和碰撞初速度影响下的结构效应,揭示了各因素对防撞墙最大冲击力和动态变形量的影响规律。基于传统结构形式的新泽西型活性粉末混凝土防撞墙具有优异的抗撞击性,进一步对其结构形式进行优化设计,继续使用有限元软件模拟碰撞外在因素对优化后防撞墙的撞击影响,选出最佳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设计形式,使其具有最佳的抗撞击性、安全性、环保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