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一直存在着诸多的争论,而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达到这一目标则更是我国教育界人士所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的焦点也是针对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论证了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必要性以及对于提高小学生的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的积极作用,并进而探讨了教学策略等问题。
本文分析了我国外语教学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语用分析的角度讨论了交际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六点教学策略。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要充实学生对所学语言的认识,以提高学生的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目的之二是论证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此外,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记忆语言知识和做书面练习的能力被不断强化,而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却相去甚远。同时,小学英语教学又是一个较新的领域,许多教师对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还不是特别确定,所以本研究的第三个目的就是要对小学英语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和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在外语教学中语法教学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关系以及交际语言教学法与课本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式方法等问题,这也是本文的重心所在。
根据有关学者的调查以及小学师生的反馈得知,小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的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较之其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相距较大。应试制度下英语教学的历史回顾与现状也揭示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在分析了交际能力与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定义之后,我们从语用学中有关人际交际的论述讨论了其理论基础。在本文的最后,结合山东省部分小学正在使用的英语教材,列举了几项实施策略。这样,不仅展示了交际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及其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也为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具体参考实例。
论文共分三章,加上引言和总结共五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小学交际语言教学法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交际语言教学法的重要性以及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部分,为第三章所提出的实施策略做了基本的铺垫。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英语教学法在中国的历史变革以及现状,并进而分析了传统教学法的弊端,说明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的英语教学经历了数种教学方式的变革,而他们一个共同的弊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对词汇以及语法规则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目前小学英语的教学现状也不是特别令人满意。主要问题是教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更简单地把学生的听说能力与交际能力混为一谈。这也从侧面揭示了为什么我们要从语用学中有关人际交际的理论入手,研究小学交际语言教学法的问题。
第二章开始,首先介绍了交际能力与交际教学法的含义,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小学英语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必要性及其理论基础。根据有关学者的调查以及笔者的问卷反馈得知,小学生实际运用所学语言的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较之其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相距较大。许多小学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要么对这一问题认识不足,要么尚不明确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考虑,笔者才选择从语用学有关人际交际的理论入手,论述了小学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必要性、实施原则及其所能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讨论了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策略及其与语法教学的关系问题。由于受国情的限制,外语教学不可能完全放弃语法,关键是语法应设在一定的情境中传授给学生,并及时将教学由纯知识点的练习转到锻炼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上来。结合小学英语课本的具体内容,并以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际能力为目的,六项教改策略构成了本章的主体。
总之,本文介绍了英语教学法在中国的历史变革和传统教学法的弊端,探讨了小学英语交际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以及实施原则,并进而提出了六项教学策略,弥补了在培养学生对目的语实际应用能力上的空缺。因此,本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1)关注的主体是小学生,而不是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大、中学生;2)结合小学英语课本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教改策略,避免了空洞的理论论述,并注意将双语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进其中。3)强调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同时并不否认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将二者密切结合的方式方法等问题;4)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小学教师的交际意识,促进小学英语教学交际化。需要说明的是,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领域,也有极大潜力可挖。希望本研究能够在宏观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并且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有助于改进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教材编写以及学习评价方式。应该指出,本文仅仅是从语用分析的角度讨论了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问题,其他的诸多因素并未涉及到,而且这一研究也远非穷尽性的,只是例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