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的消失,是20世纪的一次巨变,它不仅改变了当代世界各方面特别是国际政治的面貌,而且也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冷战时期,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峙是东西方对抗的重要内容,也是20世纪后半期国际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作为北约组织成员并处于东西方对抗前沿的联邦德国,深深地卷入了这场对抗之中。因此,研究联邦德国在北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由于显著的军事性特征,组织的发展(包括成员的组成及数量、成员之间的团结特别是军事上的联系程度)、战略的安排、武装力量的建设及其部署是北约发展的主要内容,它们之间相互关联,而且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北约实力的强弱,从而影响其抗衡华约的实力、态势乃至胜负。基于此,本文在论述这一命题时将从这些方面来展开。 全文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章,“联邦德国加入北约”。本章既是全文的铺垫,又是论文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在充分论述联邦德国重新武装过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对北约发展的影响,并将之归纳为五个方面。同时,文章指出,伦敦—巴黎协定虽然既使西方实现了重新武装联邦德国以将其纳入防务体系的目的,又使联邦德国恢复了主权并通过加入北约而与西方结盟,但协定的限制性条款使联邦德国在联盟内处于某种不平等地位,从而对联邦德国日后在北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影响。 第二章,“联邦德国与北约的核力量建设”。在分析这一问题时,文章以北约“多边核力量”计划的流产和“核计划小组”的成立为个案进行研究,认为北约酝酿和出台“多边核力量”计划的原因除了想借此弥补常规力量的劣势和应对苏联发射洲际导弹与人造卫星的挑战外,就是为了防止联邦德国发展独立核力量,而其流产又主要是由于英、法反对联邦德国“染指”核武器以及美国由此而中立所出现的结果。就联邦德国而言,尽管这段时期防务政策的重心向核防御转变,并为拥有和参与控制核武器进行了不懈努力,但目标没有实现,而只是成为核计划小组的常任成员。总体上讲,整个事件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计划流产反映了盟国对联邦德国仍存戒备心理,联邦德国在北约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内在的弱点;另一方面,核计划小组的成立及联邦德国成为其中的常任成员,又是联邦德国自身努力及北约对其安抚的结果,这又说明联邦德国在北约内的作用在增强、地位在提高。 第三章,“联邦德国与北约的常规军事力量”。文章运用计量史学的方法,通过详实的数据(全文数据有20多页,其中表格17个)充分论证,联邦德国在北约常规力量中的地位和作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经历了“北约中欧盟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