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天线及阵列天线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超宽带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凭借着高速率、高功率容量和超宽频带等优势,超宽带天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EMC测试、卫星跟踪系统、发射馈源和雷达系统等领域。传统角锥喇叭由于馈电端口波导呈现出带通滤波器特性而具有有限的带宽,因此难以满足超宽带系统的需求。为了满足要求,出现了通过在传统角锥喇叭馈电波导中添加脊结构所构成双脊喇叭天线。由于脊波导中的电容效应,降低了波导中主模截止频率同时提高了高次模的截止频率从而拓展了喇叭天线的工作带宽。单脉冲雷达在导弹发射制导、卫星监视、目标跟踪定位和卫星探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单脉冲天线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雷达系统的整体性能,同时影响着目标定位的精确度。本文对宽频带双脊喇叭天线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指标需求,研究设计了圆极化单脉冲阵列天线和平面宽带单脉冲阵列天线,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款2~18GHz的宽频带双脊喇叭天线。喇叭天线通过采用加脊波导馈电和渐变脊曲线相结合的结构,实现了 2~18GHz的工作带宽。对于双脊喇叭中常出现高频段方向图凹陷和增益下降的问题,采用在馈电脊结构末端采用楔形结构和阶梯形状的短路板结构。天线仿真和实测结果显示,在高频点(18GHz)天线方向图具有良好的定向性,没有出现方向图凹陷的问题,增益为15.67dB。2)设计了一款Ka频段圆极化单脉冲阵列天线。天线单元采用耦合斜缝馈电喇叭天线实现圆极化波辐射,阵列天线由12个一分二馈电辐射喇叭单元组成,采用激励幅度加权实现低副瓣电平、窄波束和高穿刺率等性能。为了实现小型化设计,辐射单元采用阶梯形喇叭结构,相比传统喇叭高度减小了 40%,同时馈电网络采用旋转对称的方式,有效利用了阵列天线空间布局。阵列天线馈电网络采用H-T波导结构和魔T结构相结合实现方位面和差波束。阵列天线在工作频段35.6~36GHz范围内,和差端口电压驻波比小于1.5,天线增益大于22dB,天线其他指标实测结果与仿真基本一致,满足设计要求。3)为了对多目标进行跟踪与定位,设计了一款平面宽带单脉冲阵列天线。在波导馈电一分二喇叭天线的基础上,天线单元采用波导馈电一分四宽带喇叭天线,实现高增益辐射。馈电网络通过4个不同魔T结构的组合实现阵列天线和波束、方位差波束与俯仰差波束的辐射。阵列天线采用八角形布局,天线单元等幅同相激励,实现高增益窄波束的要求。天线仿真结果显示在工作频段33~37GHz范围内,增益都大于35dB,半功率波束宽度在3.8°附近,天线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现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影响着传统家庭结构,家庭代际养老作为养老的基础保障方式正经历着变革。在以夫妻关系为纽带的小型核心家庭中,随着教育与工作机会逐渐突破性别歧视,
此次访谈节目是针对青岛啤酒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孙明波的采访,访谈节目主要阐述的是青岛啤酒的发展和如何保护中华老字号的方法,让听众对于百年老字号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也加
在拜金主义盛行的当下,传统伦理道德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虚无,内心对于物质虚荣的渴望空前,以至于抛弃诚信、践踏道德之行屡屡发生,而现代法律的发展使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由于图片数据爆发式增长,人为手动管理大量图片数据变得越来越困难,快速高效的管理照片显得更加重要。因此,通过一套智能化相册管理系统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为此,本文构建了一套智能、快速、便捷的场景识别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问题,提升了用户管理图片的效率。通过结合深度学习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场景识别系统。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场景识别系统,实现了
住房从实物形态向价值形态的转变能力(简称为变现能力),即为住房流动性。在我国住房市场中尚未形成对住房流动性系统性和准确的度量指标和分析方法。传统研究中通常将销售持
作为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取证分析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检测一张图片是否经过人为修改,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盲取证算法。中值滤波常用于图像去噪,该操作会破
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随着各种移动设备的流行而迅速增长,通过移动设备联网进行实时通信也成为了生活常态。人们逐渐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端到端通信,而是期望可以通过移动无线
线粒体tRNASer(UCN)7511T>C突变是导致非综合征型耳聋的致病突变位点之一。前期研究发现携带m.7511T>C突变的母系遗传性耳聋家系成员呈现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表明可能存在核
绘本教学近几年变得很流行,成为很多学校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主要教学模式,也有很多二语习得研究者认为阅读和写作教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与写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国企改革等国家政策的大背景下,制造业信息化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其中对信息化管理需求最迫切、走在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前列的就是研发制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