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碳源条件下SBBR单级脱氮工艺试验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e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级自养脱氮工艺是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在同一个反应器内完成NH4+到N2的转化,以实现对NH4+-N的去除,在处理低C/N高氨氮废水方面具有简易、高效、能耗低等优点。本论文通过逐步提高进水NH4+-N浓度方式运行SBBR单级脱氮系统,探讨了DO和进水C/N对单级脱氮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比系统内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的脱氮活性,分析了系统内起主导脱氮作用的污泥形式及C/N对污泥活性的影响,同时利用氮素守恒和计量学原理对系统内NH4+的去除途径进行了分析。  采用SBBR反应器运行单级脱氮系统,运行过程中反应器进水COD浓度稳定在250mg/L,NH4+-N浓度从250mg/L逐步提升至750mg/L。在进水NH4+-N为750mg/L,温度(30±2)℃,pH值7.8~8.2,HRT为48h,DO为3.0~3.5/0.2~0.4mg/L,曝/停比为2h:2h时,系统内TN和NH4+-N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7%和99%。DO是影响SBBR单级脱氮系统脱氮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应随进水NH4+-N浓度的改变而进行调整,当进水NH4+-N浓度从250mg/L提升到750mg/L时,DO相应从1.5mg/L提升至3.5mg/L。当进水C/N为0.33~1.0时,系统具有较高的脱氮性能,C/N不是影响系统脱氮性能的关键因素。采用PCR-DGGE技术对系统内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内同时存在氨氧化菌、厌氧氨氧化菌和反硝化菌。  以SBBR单级脱氮系统内的生物膜和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的氨氧化活性、亚硝酸盐氧化活性、短程反硝化活性、全程反硝化活性、厌氧氨氧化活性及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协同脱氮活性。结果表明,生物膜的脱氮活性均高于活性污泥,是系统内起主要脱氮作用的污泥形式。与前期研究结果对比分析表明,C/N会对污泥脱氮活性产生影响。在进水COD浓度为250~300mg/L条件下,当进水C/N为1.20时,COD是影响氨氧化和厌氧氨氧化活性的限制因素。当进水C/N为0.33时,NH4+-N是影响氨氧化和厌氧氨氧化活性的限制因素。  以SBBR单级脱氮系统内的污泥为研究对象,结合氮素守恒和计量学原理对系统内NH4+的去除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机碳源条件下,SBBR单级脱氮系统内NH4+-N的转化率为98.8%。其中有65.8%NH4+经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途径转化成N2去除,19.7%通过短程硝化反硝化转化成N2去除,6.2%通过全程反硝化转化成N2去除,4.0%通过厌氧氨氧化和全程硝化反应转化成NO3-,0.1%被转化成NO2-,4.2%通过氨吹脱去除,系统内的主导脱氮途径为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途径。系统内COD的去除率为86.7%,其中33.8%通过反硝化菌去除,52.9%通过其它异养菌去除。  有机碳源的加入,促进了SBBR单级脱氮系统内反硝化菌的繁殖,反硝化菌与氨氧化菌和厌氧氨氧菌共同形成了多种脱氮功能菌种共存的脱氮系统,使系统内的脱氮途径变得多样性。厌氧氨氧化菌和反硝化菌形成协同脱氮作用,提高系统TN去除率。  论文研究结果为SBBR单级脱氮工艺应用于低C/N高氨氮废水的实际处理提供了理论支撑。  本研究得到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课题(2009ZX07104-002)、教育部重大项目(308020)的资助。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人们对基于线性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结构损伤前后材料的性质和构件几何条件的变化,裂缝的产生和发展都会对结构模态特征的
组装式钢货架是现代物流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其主要承重构件是多孔卷边立柱及抱焊梁,二者通过半刚性的柱卡节点连接成整体。其独特的截面构造及连接方式,决定了受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工业厂房作为我国覆盖资产最多的结构形式之一,在唐山和汶川等历次大地震中,震害都十分严重,给我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生命和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为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塔架主要可分为锥筒式和桁架式两类。目前对锥筒式塔架的研究较多,这种塔架安全性较好,但用钢量较大。桁架式塔架由格构肢柱联接而成,整体呈空间网格状,由于风荷
为了保证框架结构有足够的延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要求框架柱的设计遵循“强柱弱梁”的原则。然而实际结构中,完全避免框架柱中出现塑性铰十分困难,允许框
钢框架加强型延性节点是近几年来国内外专家研究地越来越多的新型梁柱连接节点,其工作原理是在距离梁端柱翼缘表面一定范围内将梁翼缘局部扩大,使钢框架的塑性铰在远离梁柱连接
电极-生物膜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电化学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的脱氮新工艺,有关电极-生物膜反应器的研究主要是利用阴极产生的氢气对硝酸氮微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反硝化脱氮,利用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中大型基坑的规模及埋深迅速加大,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则越复杂,确保基坑工程安全施工已成为工程界亟待解决问题,尤其是对膨胀土区域的基坑围护工程,因膨胀土
当前地震频繁发生,大地震过后紧随着余震不断的现象。而在重建过程中,在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受余震作用后,施工现场出现模板支撑架松动、变形,钢筋甩动,构件产生微裂缝等现象。对于刚
大型立式钢储罐通常由圆柱形壳壁、顶盖、底板和其他附属结构组成,广泛于工业中各种液体和固体的储存。根据顶盖的结构形式和对罐壁的约束程度,可以将其分成固定型钢储罐和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