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单斜结构的二氧化钼(MoO2)由于具有较低的电阻、高的化学稳定性和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从而替代传统石墨电极,成为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目前关于二氧化钼作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斜结构的二氧化钼(MoO2)由于具有较低的电阻、高的化学稳定性和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从而替代传统石墨电极,成为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目前关于二氧化钼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克服其实际容量低、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差的问题。通过将颗粒尺寸纳米化,其储锂机制将从传统的嵌入机制转化为转换机制,从而使其理论比容量从209mAh g增大到838mAhg。本文首次采用层层自组装(layer-by-layer assembly, LBL自组装)的方法对经过预处理的CNTs进行修饰,然后通过在还原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得到MoO2/CNTs纳米复合材料,并对这些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其储锂性能改进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MoO2/CNTs具有三维的多孔纳米结构,生长在碳纳米管表面的MoO2纳米颗粒具有非常好的结构稳定性,碳纳米管和MoO2纳米颗粒的协同作用,使之具有较高的电子导电率;另外碳纳米管良好的分散性提高了MoO2/CNTs纳米复合物与电解液的接触接触面积,有利于锂离子的传输。因此可以作为一种优秀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测试表明,形成复合物作为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00mAg1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977.9mAh g1。在400mAg1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循环后,其比容量仍有399.6mAh g1。另外,采用LBL自组装方法合成MoO2超细纳米颗粒和石墨烯片复合的薄膜作为无粘结剂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含有聚阴离子的杂多酸和氧化石墨烯可以在含有阳离子的聚电解质的帮助下,通过LBL在钛片基体上组装成复合薄膜,随后在Ar/H2气氛下热处理,得到超细MoO2纳米粒子均匀地嵌入在石墨烯纳米片上的多孔网络膜结构。当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时,MoO2/石墨烯薄膜电极显示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有很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00次充电/放电后,比容量为仍有675.9mAh g。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跨学科的综合利用,将磁场应用于废水处理已成为一项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水处理技术联合使用,其具有能耗低、易于操作、无二次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表征了土壤压力水头与水分含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土壤最重要的水力特性之一。在研究土壤水入渗、蒸发、滞留、土壤侵蚀及溶质运移过程中,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
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许多农作物的总产量居世界前列,农林资源丰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农村现有种植业、养殖业等生产模式中会产生大量的秸秆、餐厨垃圾、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既是污染源,又是潜在的农林生物质和绿色化工产品的原料。如未妥善处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生活和经济发展。针对这种现状,本文采用中温两相厌氧-太阳能辅热的中试发酵产沼技术处理农村废弃生物质,分别从系统启
为了更好地改善和优化环氧树脂性能,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稳定性,并且赋予材料特殊的功能性,以性能优异的气相生长纳米碳纤维(VGCNFs)为填料,与环氧树脂进行复合,制备VGCNF/环
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在消费类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网等领域,已经为人们日常生活,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能源产品。手机和新能源汽车是锂离子电池主要的使用对象,两者发展势头迅猛,这使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非常巨大。所以加大对锂离子电池的研发,技术革新是非常必要的。而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最主要的部件就是正极材料。三元锂电池由于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而受到企业和市场的重视。因此,选择三元正极材料
NOX(主要包括NO和NO2)是造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给大气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大部分NOX都来源于汽车排放的尾气。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汽车尾气的排
目前,全球肾脏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不能够接受很好的治疗而忍受疾病的折磨。由于肾脏供体的限制,只有极少部分患者能够进行器官移植,而大部分患者要进行透析治疗。但高昂的费用,极不方便的血液透析除了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和生活不便外,目前的血液透析只能起到过滤作用,仅仅是将小分子毒素从血液中除去,而不能进行离子重吸收、代谢等肾小管生理功能,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透析并发症。虽然目前各国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技术的进步,高放废物也随之大量增加。为了安全有效必须妥善处理高放废物,有学者提出将高危高放废物高温熔融后浇注到容器中密封然后做填埋处理。310S奥
氮化铝/碳化硅(AlN/SiC)复合陶瓷材料具有较好的绝缘性,其较高的导热能力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多种应用的要求。本课题以Al粉、Si3N4粉和炭黑为原料进行反应烧结,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