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由于其耐久性不足,严重威胁了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因此对混凝土耐久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从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角度分析研究混凝土耐久性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混凝土耐久性主要指标预测;在此基础上针对混凝土耐久性等多目标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研究;并针对氯离子渗透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及寿命进行分析预测研究。本文基于原材料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由于其耐久性不足,严重威胁了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因此对混凝土耐久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从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角度分析研究混凝土耐久性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混凝土耐久性主要指标预测;在此基础上针对混凝土耐久性等多目标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研究;并针对氯离子渗透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及寿命进行分析预测研究。本文基于原材料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构建了耐久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引入随机森林算法结合向后剔除法对不重要指标进行剔除,得到最优的指标体系,其中共有9个特征指标,选择抗冻性和抗渗性作为混凝土耐久性的两个评价指标。针对耐久性跟特征指标之间的复杂且非线性关系,引入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混凝土抗冻和抗渗耐久性进行预测,得到精度较高且泛化性能好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支持向量机与遗传算法的新思路用于配合比优化,将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替代传统函数,并将其作为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以抗冻抗渗和经济性为优化目标,通过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得到满足工程实际的配合比。为了对混凝土使用年限进行预测评估,以松通项目的一座桥梁为对象,选择了一种基于氯离子扩散理论且适用于盐冻环境的寿命预测模型,引入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对氯离子渗透系数做出精准预测,结合寿命模型预测了该桥梁的使用年限;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混凝土使用年限的相关措施。
其他文献
近年来,空气污染物PM2.5受到公众广泛关注。伴随着城市人口、能源消耗和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长,PM2.5污染日益严重,直接危害人们健康。本文基于城市规划和治理视角,研究城市环境要素对PM2.5的影响机制,从而降低PM2.5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本文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空间对象,爬取多源城市大数据,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和MATLAB数理统计工具,构建人口暴露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城市居民PM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阿帕替尼对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本次实验根据药物浓度设计7个组:阿帕替尼浓度分别为0μmol/L、0.1μmol/L、0.5μmol/L、1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分别对应标记MG63-00、MG63-0.1、MG63-0.5、MG63-1、MG63-5、MG63-10、MG63-20。用相
惯容是一种将两端点加速度差转化为惯性力的设备,惯容可通过运动模式的转变输出远大于其物理质量所能提供的惯性力,而负刚度则是可以通过调节主系统固有频率来控制振动的元件。因此将两者结合研究其共同工作时的振动控制性能是有意义的。针对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控制频带窄和过分依赖质量块大小的缺陷,本文提出了结合惯容和负刚度的新型阻尼器模型——负刚度调谐惯容阻尼器(简称TID_NSD)。为了探究TID_NSD的减振(
背景: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作为花生四烯酸(AA)的代谢产物之一,近年来,其在多种肿瘤细胞的生存、增殖、凋亡及迁移中的作用得到广泛研究。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目前的治疗瓶颈主要在于无法清除TKI耐药性的白血病干细胞(LSC),为了探究EET在CML疾病进展中是否发挥作用,能否有助于进一步清除慢粒干细胞,我们展开了此项研究。方法:CCK8法筛选出合适的浓度及时长的11,12-EET,14,15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微型便携式储能设备和可再生能源转换装置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常用的储能装置有各类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其中相对于电池而言超级电容器有高稳定性、高比功率、无污染、工作温度范围广等诸多优势,是理想的储能设备。然而,也因其比能量低限制了实际应用。超级电容器主要通过电极材料表面发生的离子吸/脱附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能量储存,因此提升电极材料的性能,是提高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的主要措施。金属
当前,我国PM2.5污染问题十分严峻,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和交通出行。如何有效缓解PM2.5污染,逐渐成为改善人居环境的迫切需求。作为反映城市用地功能和空间关系的载体,城市用地布局对PM2.5污染的影响研究已成为城市规划学科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以武汉都市区为例,首先基于其2016年PM2.5污染、城市用地和气象条件等数据的统计分析,识别了武汉都市区PM2.5污染和气象条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其次,通过
无人零售行业发展迅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当前行业中的售货设备都存在一些缺点。传统贩卖机购买商品时操作繁琐,其出货口设置较低使得拿取货物不方便。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货柜虽然解决了非接触识别的问题,但其增加了RFID标签成本与贴标签人力成本。另外行业中基于视觉的货柜需要划分货道,并存在售卖商品种类少、货柜空间利用率低、数据计算量大、识别
为提高纳米零价铁(nZVI)在类芬顿体系中的催化效能,将液相还原法生成的纳米零价铁负载在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后的伊利石上,制备成类芬顿催化剂(It/CTAB@nZVI);采用XRD、SEM及FTIR等方法对催化剂(It/CTAB@nZVI)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头孢哌酮(CPZ)为目标污染物,分别考察了H2O2浓度、催化剂投加量及pH对CPZ去除效果的影响,初步探究了It/
细粒棘球蚴病(chinococcosis)又称囊型包虫病(Hydatidosis),是呈世界性分布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中国是囊性包虫病的主要流行国之一,该病不仅对我国畜牧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危害我国牧民的身体健康。动物包虫病的诊断是防控包虫病的关键技术。抗原B(AgB)是绦虫特有的热稳定脂蛋白,在细粒棘球绦虫的各个发育阶段均高表达,是很好的候选诊断抗原。细粒棘球蚴抗原B(Eg-AgB)可
多时间尺度系统不仅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而且存在着丰富的非线性现象,特别是簇发振荡行为,关于该类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及机理分析一直以来都是非线性动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此外,实际工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的诸如碰撞、开关、干摩擦等非光滑因素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针对含有非光滑因素的多时间尺度耦合系统展开研究,探讨此类系统的簇发振荡行为及其产生机理。为揭示单个激励下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簇发振荡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