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厚的政策吸引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此投资建厂。中国的制造业有着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劳动力和要素成本优势,借此中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工厂。然而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集聚程度的加深,资源、环境等承载压力逐渐增大,拥挤现象越发严重,技术效率也因受到了拥挤效应的影响而不断降低,土地供给的压力也促使着东部地区的企业向外转移。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工业比重明显偏低,尤其是西部地区相对于其它地区来说工业比重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工业化进程的缓慢严重影响了其技术效率的改善。然而,西部地区有着廉价的要素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这对于东部地区的部分企业来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如果能够将东部地区部分失去比较优势的企业转移到西部地区来,不仅可以减轻东部地区的拥挤效应,还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最重要的是两者的技术效率都将得到改善。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开展较早,但是较少有人研究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承接地技术效率的影响,本文以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来代表相对产业转移,以1990—201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产业转移对不同地区技术效率的影响。首先利用全国30个省22年的GDP、劳动和资本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求出各个省每一年份的技术效率,然后建立起产业转移与技术效率两者之间的模型,探讨两者之间的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研究的结果表明:技术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且技术效率还有不断恶化的趋势。处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省份,其工业产值占全国比重的上升会使其技术效率恶化,但是位于西部地区省份的效率水平会随着比重的上升而提高。工业比重的上升对技术效率的影响随着生产单位所在区域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如果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东部地区失去优势的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来,不仅可以在全国层面上优化资源的空间配置,更能促进中国整体技术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