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公民意识不断提升,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居民满意度是对社区公共服务最直观的评价,反映了居民的真实需求。以居民满意度为评价取向,来发现社区公共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这对于加快社区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总结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选取研究方法,明确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厘清相关概念,阐述满意度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介绍实证分析背景,选取相关变量并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假设,构建社区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的指数模型,设计调查问卷,获取样本数据,数据分析,验证模型;第四章,得出黄石市H街道的社区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第五章,提出提升黄石市H街道社区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意图表现在:在前人建立的经典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指数模型。模型中设计了7个潜在变量,选取居民期望、感知质量为居民满意的前因变量,选取居民参与、社区资源配置、社区公共服务获取途径、社区公共服务内容4个变量作为感知质量的前因变量,以黄石市H街道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最终建立了社区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模型。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符合我国社区建设总体思想的实际情况。本文还提出了提升黄石市H街道社区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的对策建议,可以为更多类似于黄石市H街道发展水平的社区公共服务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