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_j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研究宁波市区绿地建设的基础上,从绿地的生态功能、审美功能和使用功能——城市绿地建设的三大基本问题出发,具体分析了中国现阶段城市绿地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使得中国其他城市在绿地建设中有所借鉴,对于提高中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进行了以下探索: 1、城市绿地的生态景观格局构建问题。从景观要素: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的角度,利用景观生态数量化指标分析,指出宁波市绿地系统网络结构还需要调整;绿地廊道建设轻生态效益,整体性和序列性差;在斑块与基质生态交错区域缺乏过渡与缓冲。指出优化措施需从维护城乡生态一体化出发,整体呈有机分布,布局均匀。加强对城市环境有明显改善的郊野山体和风景区植被的保护。加强城市外围绿带生态廊道形成生态圈、利用城市人工廊道、自然河系廊道的有效途径连接各斑块。 2、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中的问题。针对当前对生物多样性的错误和片面理解,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原理指出其存在的误区,指出建立多样化的生态环境系统和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必要性。结合市中心城区地形条件,保护现有城区水域资源,丰富水陆结合植被类型景观绿地;要正确处理城乡生态效益,引种苗圃要规范化,大力发展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特别是要合理运用乔、灌、草、地被,同时拓宽立体绿化领域,丰富绿视率。 3、绿地景观的审美问题。通过对绿地的整体特色和园林构景要素——土地、水体、植物、建筑小品之美进行分析,指出当前的城市绿地景观走入形式化误区。同时提出需从宁波实际出发,突出“江南海港”的特色,彰显出宁波城市个性;把握宁波文脉,融入现代元素,形成主题鲜明的景观陆轴;重视修复性工程,构建和谐统一之美;创造功能多样化的新型景观丰富绿地;重视植物造景,突出生态艺术之美。 4、绿地景观的使用问题。考虑人是绿地使用的主体,指出新时期城市绿地需要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但现实中“以人为本”的形式下,而缺乏“以人为本”真正的内涵。指出提高绿地使用率的举措,主要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功能明确;尊重使用者的行为,设计前认真研究使用者的心理过程以及利用人体工程学进行人性化的设计,使得绿地空间变得更为人性化。
其他文献
论文的主体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2~3章)——为本体论和历史观.第二章从城市有机属性认识的评述展开,阐述城市有机更新的概念和理论特点;第三章主要论述中西
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给城市建筑带来的多元趋同导致了许多城市建筑个性的的缺失。城市特色已经成为一个人们倍受关注的话题。  针对城市特色逐渐消失的
巷,是中国传统居住环境中的一个特征空间。在我国传统历史城镇中,“街—巷—院落”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基本模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居住形式正被逐渐
在村庄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村庄的景观却日益憔悴、衰败,面对特色的丧失、文化的丢弃、自然景观的破坏,不得不让人深感痛心。这不仅有观念上的原因,也存在理论指导上的局限和不
学位
本章从全球化对城市的影响、城市竞争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大都市城市营销状况分析入手,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课题背景:全球化对城市发展影响21世纪,我们将面对一个充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建筑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但是同时,也伴随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倾向:某些建筑设计一味追求形式的新奇而忽视人们现实生活的需求。
可达性是城市研究和交通研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土地使用在空间上的离散分布,决定了人们克服时空阻力的需求(即交通需求),而可达性正是表征交通系统满足人们这种需要能力大
到2004年底,我国城乡既有建筑面积为400多亿m2,其中99%是高能耗建筑。同时,数量巨大的新建房屋建筑中,95%以上还是高能耗建筑,即大量浪费能源的建筑。这些建筑的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
本文在串城街设计研究的过程中,探讨了步行商业街的街区定位和空间休闲品质的设计理论。 在步行商业街概述中,先介绍了步行商业街的历史沿革,然后分析了步行商业街的城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