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水地区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也即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湖滨和海滨。滨水地段由于自然景观的优势,为城市人文景观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背景。结合滨水地段公共开放空间各种要素的设置,形成城市中最有魅力的地区,也成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空间领域。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城市空间逐渐拥挤不堪,城市肌理过于密实,缺乏“透气之处”。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核心”,我们对此没有过多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镇的滨水空间的实例研究甚少,因此,有必要对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滨水空间及环境开发与建设进行探讨和研究。
本文研究的是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某段,地处于位于赣江边上,属于江滨。在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某滨水地段空间及环境为依托,以美学为切入点基础上,探求城市滨水空间构成的形态要素,采用视线通廊、人的行为活动、空间的功能等方法将滨河空间与城市活动空间有效的联系起来。寻找出了南昌市滨水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而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在总规和控规层面上提出滨水公共空间系统的概念;同时,对国外成功的滨水空间案例进行分析,结合对土地利用系统、道路交系统、绿化系统规划、滨水建筑界面空间、河流景象系统、河流岸线系统、亲空间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等的规划设计对滨水公共空间系统进行构建;提出了与居住区结合的滨水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结合的滨水公共空间、与商街道结合的滨水公共空间、与交通节点结合的滨水公共空间四种空间模式。为此塑造更美的、丰富多样的、怡人舒适的、通达连贯的并独具个性特色的滨水空间,以此对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滨水空间设计及其环境的美学的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