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药种植过程中,不合理施肥现象较为严重,药农在肥料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对中药材往往按照农作物施肥经验和习惯进行施肥,肥料作为中药材种植中较大的物质投入,其对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都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中药材进行施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结合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栽培中应用饱受争议的现象以及微量元素肥料不受重视的现状,本研究以丹参为研究材料,主要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以烯效唑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典型代表,以一种具有类似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的肥料壮根灵为对照肥料,同时进行丹参的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探讨叶面喷施烯效唑对丹参生长及质量的影响,从而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栽培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固定大量元素用量水平的基础上对铜、锌、铁、锰4种微量元素进行组合设计配方,通过丹参的大田试验进行配方筛选,对筛选出的最优配方通过大田试验和单株试验考察其适宜的施用浓度,最终为丹参专用肥的开发奠定基础。通过对这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烯效唑叶面喷施能有效抑制丹参地上部分生长,促进地下部分生长通过动态监测盆栽丹参地上部分生长指标,发现烯效唑喷施对丹参株高、株幅的抑制作用显著且持久,改善了丹参地上部分旺长易倒伏的现象。另外,烯效唑处理打破了丹参库源平衡,使生物量更多的流向地下部分,用于根部的膨大生长。盆栽试验及大田试验结果均显示以烯效唑质量浓度240 mg·L-1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同时大田试验结果显示在丹参地上部分生长旺盛期喷施烯效唑,增产效果要优于盛花期。2、低浓度烯效唑喷施处理对丹参质量的影响不大以HPLC指纹图谱作为评价丹参质量的首要指标,发现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条件下烯效唑各处理组样品与CK组样品相比,相似度均在0.9以上,说明烯效唑处理后丹参质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随烯效唑施用浓度增加,丹参中水溶性成分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脂溶性成分含量则表现为不断降低趋势,其中只有烯效唑60mg·L-1处理组中丹参酮ⅡA含量达到《中国药典》标准,而烯效唑120mg-L-1、240mg·L-1处理组中丹参酮ⅡA含量均略低于此标准。3、壮根灵对丹参生长及质量有影响,在丹参栽培中不宜施用壮根灵处理后,丹参出现开花被显著抑制、地上部分生长“反弹”、茎节基部急剧骤缩、根部断面出现“木间木栓”异常构造等现象,并且HPLC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经其处理后的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成分含量异常升高。综合考虑丹参的生长情况、药材的表观性状以及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认为在丹参栽培中不宜施用壮根灵肥料。4、自制微量元素配方2对丹参的增产效果显著且稳定2012、2013连续两年的大田试验以及2013年的盆栽单株试验和大田单株试验结果均显示,自制微量元素配方2对丹参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且对丹参质量无明显影响,证明了自制微量元素配方2肥效显著且稳定,为丹参专用肥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本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1)同时进行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动态监测丹参生长、生理指标,系统地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对丹参生长及质量的影响,发现烯效唑喷施对丹参具有显著的矮化效果,可有效改善倒伏现象,并且能促进丹参根部生物量的积累;(2)充分利用前人有关丹参施肥研究基础,对已筛选出的可以提高丹参产量及质量的4种微量元素铜、锌、铁、锰进行设计组方,筛选出自制的肥料配方,并对筛选出的配方进行连续两年的肥效试验,证明了自制微量元素肥料配方肥效的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