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筛选与小麦三雌蕊基因Pis1连锁的分子标记。以小麦三雌蕊近等基因系CM28TP及其轮回亲本CM28(川麦28)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到F2群体,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构建三雌蕊性状池和正常雌蕊池,利用44条SRAP正向引物和44条SRAP反向引物组成1936个SRAP引物组合,逐步进行筛选,结果如下:1、为研究小麦三雌蕊性状的遗传规律,以CM28与CM28TP为亲本,杂交获得F1代312株,F1代自交得到1046株F2代群体。观察F1代单株,结果显示F1代全为三雌蕊性状;F2代统计结果为793株表现三雌蕊性状,253株为正常雌蕊。χ2检验结果表明,F2代三雌蕊和正常雌蕊分离比符合3:1比例,验证了三雌蕊性状由显性单基因控制。2、本实验采用传统的CTAB法和试剂盒法提取基因组DNA,试剂盒法包括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和多糖多酚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两种,并进行了比较,提取的结果表明:采用多糖多酚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浓度、OD260/OD280和OD260/OD230值等均符合要求。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基因组DNA电泳条带,条带清晰且较亮,没有拖尾现象。3、选用44条SRAP正向引物和44条SRAP反向引物组成1936个SRAP引物组合,对两个亲本CM28和CM28TP进行SRAP分析,筛选出在亲本间具有差异的特异性引物组合共224对。用在亲本间表现出多态性的224对引物组合分别对三雌蕊池、正常雌蕊池进行扩增,有32对引物组合的PCR扩增产物在基因池间表现出差异性。用在三雌蕊池和正常雌蕊池间表现差异的32对引物组合,分别用构建基因池的11株三雌蕊单株和11株正常雌蕊单株进行PCR扩增,其中me2-em36引物组合在8个三雌蕊上扩增出一条约100bp的条带,而6个正常雌蕊上并没有扩增出。me3-em23引物组合在9个正常雌蕊上扩增出一条约200bp的条带,而7个三雌蕊上并没有扩增出。me16-em21引物组合在8个正常雌蕊上扩增出一条约50bp的条带,而7个三雌蕊上并没有扩增出。me16-em25引物组合在8个三雌蕊上扩增出一条约50bp的条带,而7个正常雌蕊上并没有扩增出。me16-em26引物组合在10个正常雌蕊扩增出一条约80bp的条带,而9个三雌蕊上并没有扩增出。me43-em27引物组合在8个三雌蕊上扩增出一条约80bp的条带,而7个正常雌蕊上并没有扩增出。me44-em39引物组合在8个三雌蕊上扩增出一条约80bp的条带,而8个正常雌蕊上并没有扩增出。将这7对引物组合在218株F2群体中进行验证,其中有三雌蕊159株,正常雌蕊59株。利用Mapmaker 3.0计算遗传距离,结果只有me2-em36和me16-em26这两对引物组合扩增的条带与Pis1基因连锁,将这两个标记命名为m2e36,m16e26。m2e36与Pis1的遗传距离为18.22cM,标记m16e26与Pis1的连锁距离为22.63cM。这两个分子标记分别位于Pis1基因的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