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居家养老服务成为我国"未富先老"问题的一个解决思路。近年来,国务院倡导建设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各地区就此开展了各类政策实践。2016年12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一文,根据该文件,我国未来逐渐把养老资源向居家社区服务倾斜,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确保老年人老年生活的质量。作为一种引入社会力量的公共服务形式,如何确保服务质量,是居家养老服务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日本相关服务类型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走访,从政府实际的可操作性出发,认为日本在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中的一系列做法,对于保证服务质量有促进作用。因此,以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和评价指标确立为突破口,希望通过日本的做法,为我国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的经验。全文一共分为六章。在第一章梳理研究背景和相关文献资料之后,第二章对居家养老服务、公共服务质量、SERVQUAL模型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将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物品、治理理论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等作为文章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从总体上介绍了日本居家养老服务评价体系,包括日本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发展历程与现状以及实施特点、取得的成效等几个方面。第四章通过运用SERVQUAL模型,以日本熊本县为例,从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障性、公共性等五个维度,对日本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认为日本评价指标有系统性、科学性以及教育指导性等的突出特点。第五章通过梳理我国大连、宁波、苏州、南京等地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经验,总结我国现有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出现的问题。提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在宏观体系建设上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的信息公开与信息共享制度、设立专门评价机构并培养评价人才、注重评价体系中反馈和修正机制的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中统一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策略。在微观评价指标的构建上,要建立统一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注重评价指标系统性、科学性、教育指导性的结合、规范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使用以及操作流程设置等。最后,总结归纳了全文观点,同时简要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可以继续深入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