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对城市住房供应体系的影响——以西安市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土地的过度开发,土地的稀缺使价格不断飙升,许多地方政府因不能及时供应土地而失去了许多开发项目。而城中村作为存量土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并已成为许多城市土地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住房价格的不断攀升,再加之城市中商品住房、别墅等高档住房开发过多,导致那些真正需要改善住房条件却无住房购买能力的低收入群体越来越多。但由于地方政府对保障性住房体系的重视力度不够,目前我国住房保障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廉租房建设。城中村土地作为目前城市土地的主要来源,其改造工作除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顺应城市化的发展、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外.如何促进当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改善以及社区居民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以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和已纳入改造的城中村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给现状、相关管理办法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了西安市目前的住房供给情况。同时,为了了解西安市居民居住现状、需求情况和购房能力,找出目前西安市保障性住房体系中问题所在,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回收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分析研究了目前西安市保障性住房体系的运行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二手资料的搜集整里,分别从保障性住房体系目标和规划设定、供应模式两方面分析了西安市保障性住房体系的问题所在。同时,在对城中村现状和改造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城市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结合前文分析研究,分别从土地供给、外来人口住房和普通商品房供给等方面得出了城中村改造对住房供应体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建议,即在城中村改造中加大中小户型和保障性住房尤其是廉租房的供应量,并规划一定数量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以解决外来人口的住房问题。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慢性病患者人数居世界首位,而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居民对健康需求强烈,因此,非常有建立糖尿病的预测模型的需要,通过建模对普通人群的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年代。知识管理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必然产物。组织是由差异性的知识所构成。这些知识主要是储存在组织的程序、规范、规则中,亦可能存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大量的新技术不断涌现,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新技术拥有巨大的商业潜力,但
学位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中国的网民人数在急剧增长,据艾瑞咨询预测,到2011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将达到4.8亿。生活在各自半封闭环境里的人们正在通过网络相互进行着沟通和了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