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配位化学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是通过设计合成有机配体、选择合适的金属离子、在适当的条件下构筑出具有预想结构和功能的配合物。由于配合物结构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结构的完全预测还很困难。事实上,目前配合物的合成还基本依赖于自组装,而这种自组装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方面的研究才具有挑战性和意义。本论文以三唑、噻二唑、四唑类配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它们与过渡金属离子反应,制得二十八个具有零维、一维、二维或三维网络结构的配合物,解析了这些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探索了配体结构、阴离子、合成条件、金属离子配位趋向等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总结了这类配体配合物构筑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并研究了部分配合物的固态荧光性能。具体内容如下:
一、设计并合成了三个柔性双三唑配体,其与过渡金属离子反应得到了十七个配合物,解析了它们的晶体结构,探讨了配体的结构、阴离子等因素对配合物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并对此类配体及其部分配合物固态荧光性能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配体的构型、阴离子和溶剂分子等都不同程度地以各自的方式影响配合物的结构;此类配体及其部分配合物一般具有比较强的蓝色荧光,其在发光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二、设计并合成了五个噻二唑类配体,及其五个Ag(Ⅰ)配合物,解析了这些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讨论了该类配体与Ag(Ⅰ)的配位特点、阴离子性质以及溶剂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发现五个配合物都具有双核银结构单元,其中配体倾向于N原子以桥联方式与Ag(Ⅰ)离子配位,且部分配合物存在。Ag…Ag弱作用,同时也对此类配体及其部分配合物固态荧光性能做了初步研究。
三、设计并合成了三个四唑类配体,它们与锌、镉离子反应得到了六个配合物,解析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测试了部分配合物的固态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四唑环具有多种配位模式,容易形成高维度的配位聚合物,且结构难以预测,部分配合物能发射较强的蓝色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