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普通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在这个社会背景中也呈现出新情况、新特点。因此,我们必须对班级管理进行再认识,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策略等方面有所变革,真正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科学、有效地运行,以适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祖国建设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普通高中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至20岁,从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在这个时期,学生身心两个方面日渐走向成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形成与确立,人的社会化也将在这个时期基本完成。班级,作为青年成长的摇篮和活动的基地,能否获得科学、有效的管理,将直接影响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学生身心的发展。本文试图提出班级管理实际上应该是多极化管理,亦即班主任、学科老师、学生及其家长以不同的角色共同参与、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立体化管理,他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分别起到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学生的自主化管理是班级管理的轴心。《普通高中班级多极化管理策略研究》一文,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文涉及到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普通高中班级管理工作调查研究。该部分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并揭示普通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当代普通高中班级管理问题分析。其问题主要表现在:班级管理工作实施的单极性;班级管理目标的单一性;班级管理评价的片面性;班级管理中人本主义和法制意识的缺失。第四部分:普通高中班级多极化管理的概念界定及其职能。该部分对管理的一般含义、班级多极化管理的含义和构成要素、班级多极化管理的过程和基本职能展开逐层阐述。第五部分:实施多极化班级管理的策略。包括:构建班级管理新体制;协调班级管理内部体系;实现班级管理评估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