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硅光子晶体的气体传感技术的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硅薄膜传感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传感技术,早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多孔硅薄膜的电学特性变化来实现对易挥发有机气体的探测。但是在恶劣环境下电学接触会引发爆炸或火灾,人们在完善多孔硅电子测量的同时也在寻求一种新的传感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研究了以多孔硅光子晶体为核心的气体传感技术。首先从多孔硅材料的物理学基础入手,阐述了理论和实验方法确定多孔硅光学常数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多孔硅光学常数的定义,利用Kramers-Kroning关系得到多孔硅材料光学常数之间的联系,以一维光子晶体传输矩阵方法为基础,研究了三种典型结构的一维多孔硅光子晶体的光学传输特性,利用Matlab仿真的方法,讨论了光子晶体结构参数、入射角以及缺陷层引入方式对光子晶体反射特性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具有一定意义的结论,为设计多孔硅光子晶体器件以及光学传感器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了有机蒸汽分子在多孔硅材料中的吸附特性,根据吸附等温线的迟滞性,确定毛细冷凝为主要的吸附机制,提出两种有机蒸汽分子在多孔硅光子晶体结构中的渗透模型,并验证了均匀吸附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以一维多孔硅光子晶体中的单微腔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有机蒸汽传感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脉冲电化学腐蚀法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多孔硅层,并建立了多孔硅反射谱测量系统,测量多孔硅反射谱,根据推导的各种光学常数间关系,从实验的角度确定了实验用多孔硅样品的光学特性谱图,论述入射波长和孔隙率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多孔硅光学性能,研究基于光学特性的多孔硅气体传感器打下了基础。最后,对实验参数进行正交优化,采用脉冲电化学腐蚀方法制备多孔硅微腔样品;设计了多孔硅微腔的实验传感系统,以几种易燃易爆有机蒸汽作为测试对象,利用设计的反射谱光学测量系统对有机蒸汽种类、蒸汽浓度以及传感响应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证明了多孔硅微腔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学传感器可实现对有机蒸汽种类和浓度的测量。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多孔硅光学特性-反射谱的漂移特性研究多孔硅气体传感技术是一种新颖的方法,避免了由于电传感器测量引起的气体爆炸甚至火灾,并且简单易行,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
其他文献
本实验采用剂量递增法,吗啡的给药剂量从10 mg/kg递增至80 mg/kg,用药5天停药,并经腹腔注射纳洛酮2 mg/kg催促后,实验观察大鼠主要行为学和植物神经症状表现.结果表明戒断症
本文选用近交系白化金黄仓鼠复制肾炎动物模型.发现近交系白化金黄仓鼠容易制作肾炎动物模型,其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生的病变几乎一致,即:肾脏肿大,色泽苍白,肾外包膜部分或全部
目的探究不同时长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小儿肺炎患者156例,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患儿均使用10 mg/(kg·d)阿奇霉素静滴。A、B、C组分
机器学习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智能系统中,它是计算机系统有目的地自动增进知识并改善系统功能的基本手段,是使机器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之一。 针对智能学习系统目前仍不具备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与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ECT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与
本论文在综合论述自适应模糊控制的基础上,对模糊逻辑系统的优化辨识、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的控制方法、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的控制方法、自适应模糊控制应用于机电对象做了连续
对与许多结构物,由于在载荷的作用下会发生弯曲和扭转,有时还伴随着温度热膨胀带来的影响。“智能结构”可主动矫正或补偿这些弯曲或扭转,因而常常需要测量或监测这些连续结构的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3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儿
T-S模糊模型的优点在于用它进行系统分析和控制器设计时,通过对非线性系统进行模糊建模,然后可利用一套系统化的方法来研究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控制器设计问题。当T-S模糊
目的分析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以进一步指导相关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951例(男532例,女419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结果,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