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MW燃煤锅炉烟气脱硝装置的仿真及运行特性分析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zs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因其具有结构简单、高效、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火电厂。在机组运行中,SCR脱硝系统受锅炉负荷、烟气流量和温度、氨氮摩尔比、反应器入口NOx浓度等参数的影响较大,为保证氮氧化物超低排放的环保要求,对脱硝系统运行特性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可靠模型,精确仿真和研究脱硝系统运行特性,会大大减少花费,节约人力,是提高电厂脱硝运行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某1000MW燃煤锅炉发电机组的烟气脱硝装置为研究对象,对燃烧与烟风系统及SCR脱硝系统的工艺流程,系统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描述。通过全流程烟气分析,将研究对象合理划分为制粉系统、燃烧与烟风系统、SCR脱硝反应器系统。结合建模仿真研究的目的和特点,对各系统进行模块化数学建模。采用集总参数法,分别建立了炉膛燃烧计算模型、炉内NOx生成模型、炉膛出口烟气模型、脱硝反应数学模型、还原剂消耗量数学模型、氨/空气混合器数学模型等数学模型。将上述模型借助Fortran语言编译,成为计算机可识别的算法,采用IMMS模型开发平台搭建完成整个系统实时仿真模型。基于上述实时仿真模型,在静态特性研究中,分析了炉内燃烧温度、炉膛出口烟气流量及NOx浓度在不同负荷下的变化规律。并针对1000MW稳定工况,分析了脱硝效率随氨氮摩尔比、烟气温度、空速等因素的静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炉膛内的燃烧温度、炉膛出口烟气流量及NOx浓度随负荷升高而增大。当氨氮比为1.1、温度约为630K-640K时脱硝效率最高;随着烟气流速的增大,脱硝效率呈下降趋势。在1000MW工况下,进行燃烧与烟风系统、SCR反应器系统的动态仿真试验。讨论了给煤机转速、氨氮摩尔比、反应器入口烟气流量、NOx浓度和温度等5个参数,在进行单变量阶跃扰动时,系统运行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给煤机转速阶跃减小时,燃煤量、炉内燃烧温度、烟气流量减小,响应具有一定的延时。氨氮摩尔比阶跃变大时,喷氨量、脱硝效率和氨逃逸量都呈变大的趋势。反应器入口烟气流量、NOx浓度阶跃上升,脱硝效率和氨逃逸量都呈减小的趋势。反应器入口烟气温度的阶跃扰动,对NH3和NOx的反应过程影响较大,影响脱硝效率。仿真结果与实际运行结果符合良好,可为烟气脱硝装置的安全及经济运行、SCR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仿真模型参考。
其他文献
高性能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算法是在H.264/AVC基础上发展的最新一代编码技术,相较于H.264/AVC可降低50%以上码率,但HEVC在降低码率的同时却增加了编
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铁性(如铁磁性、铁电性和铁弹性等)的材料称为多铁性材料。这意味着在一个体系中不仅具有多种物理效应,且各种效应之间还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实现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分布式控制、可快速组网的网络通讯技术,利用布置在目标场所的传感器节点采集环境数据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对环境的检测与控制。将无线传感器网络
本文对比磷矿浆脱硫方法与各种常见的脱硫方法,得知磷矿浆作为脱硫剂具有优异的脱硫效果,同时,二氧化硫对磷矿中的杂质(如Al、Mg、Ca等)有净化效果,即磷矿品位的提升也同样具有
La1-xCaxMnO3:Ag0.2作为一种强关联氧化物具有多种特殊的物理性能,其具备的巨磁阻效应、金属-绝缘体转变行为在光电快速器件、辐射热测量仪、高密度磁存储磁头、制冷器以及红
石墨烯是世界上首次被成功制备出的二维单原子层材料,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制备石墨烯有很多种方
脑机接口(brain-machineinterface,BMI)系统,可通过构建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通路,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该系统主要包括大脑、解码器、编码器和外部设备等环节,为
黄曲霉毒素因污染范围广、毒性大等原因,在食品中的含量受到严格限制,现有高效液相等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检测周期长、成本高等不足,不能满足现场高效便捷检测需
随着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飞速的发展,移动终端快速地普及到了几乎每一个人的手中,图片、视频、语音也取代文字,成了人们生活中最主流、最重要的信息媒介,同时
目前,随着半导体、光学和航空航天等高新产业的发展,对于各种材料的复杂形状的超精密零件的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表面加工手段很难实现。磁研磨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