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F-8衍生的ZnO基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可通过光催化技术来解决有机物污染和能源匮乏等环境问题。ZnO以其低成本、无毒、光敏性强等特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太阳能利用率低和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便易行的制备ZnO复合光催化剂的方法来改善其性能。本研究以沸石咪唑骨架ZIF-8衍生的ZnO为基础,通过不同的改性方法构建复合材料,以提高ZnO的光催化活性。以ZIF-8为前驱体,首先在空气中煅烧制备出由ZnO纳米颗粒组成的尺寸约500 nm的立方体,再利用聚多巴胺(PDA)的粘附性和还原性在ZnO表面修饰PDA层和Au纳米粒子得到ZnO@PDA-Au复合光催化剂,并以降解有机物罗丹明B(RhB)探究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ZnO@PDA-Au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24 min内降解RhB最高达99%,而ZnO@PDA和ZnO的降解率分别只有40%和16%。经过5次循环反应后,复合材料仍保持较高的降解效率以及原始的结构组成。光催化性能的显著提高归因于ZIF-8衍生的ZnO保留了模板的独特结构,负载的PDA和Au均有利于提高光的吸收并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其中Au不仅通过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LSPR)显著提高对可见光的吸收,还与ZnO之间形成肖特基势垒,驱使ZnO导带上的电子向Au快速迁移而实现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以ZIF-8为前驱体,在空气中煅烧制备出ZnO立方体后,通过硫脲将立方体表面的ZnO硫化制备ZnS,形成的ZnS纳米颗粒均匀固定在ZnO的表面,构成了ZnO@ZnS核壳结构,并利用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反应探究其光催化性能。通过调整硫脲的添加量可以控制ZnS壳层的厚度。结果表明,ZnO@ZnS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产氢速率最高达15.3 mmol·g-1·h-1,而ZnO的产氢速率仅有1.64 mmol·g-1·h-1。5次循环反应后,复合材料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性能。优越的光催化性能归因于ZIF-8衍生的ZnO本身具有多孔结构,以及ZnO与ZnS构成的异质结改变了光生载流子的迁移路径,促使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分离。
其他文献
甲醇和乙酸乙酯是两种典型的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广泛应用于制药、煤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由于其强极性、低沸点等特性,使用传统吸附剂活性炭对其进行工业化吸脱附处理时效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微介孔硅胶对甲醇和乙酸乙酯进行变温-变压耦合吸脱附富集,将其从气相中捕集并进行液化,以达到对甲醇、乙酸乙酯回收的目的。首先,本文从吸附角度出发系统的研究了甲醇、乙酸乙酯两种组分在硅胶上的吸附特征,结
学位
基于某型号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及其散热器,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分析了IGBT运行损耗产生机理及散热设计基本原理,综合研究了界面状态对IGBT整体散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安装界面是否涂覆导热硅脂,散热器的热阻差值可达25%以上;安装界面涂覆材料的物理特性及尺寸存在优选范围,对其散热存在较大的影响。
期刊
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设备向着密集型、大功率型趋势发展,对于设备的散热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机硅导热垫片填充于电子器件和散热器之间,建立良好的导热通路,其导热能力、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突出,但是在使用中常出现“渗油”问题,污染周围器件,影响设备正常使用。本文将“荧光示踪”概念引入有机硅导热垫片渗油问题的探索中,制备了一系列荧光有机硅导热弹性体,探究了荧光基团对弹性体各方面性能的影响以及在渗油中的作用
学位
针对宁波地铁2号线车辆压道运行工况下频繁出现IGBT器件过热报警问题,分别开展MP2车和M2车在压道运行工况和正线运行工况下的温升测试,并利用FLUENT软件对热管散热器和IGBT器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车体底部设备阻挡,地铁车辆牵引逆变器热管散热器进出风口的风速为车辆速度的15%~40%;压道运行工况下,MP2车热管散热器的进口平均风速低于M2车,是MP2车频繁报IGBT器件过热的根本
期刊
为了评估国产有机硅凝胶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功率模块封装中的应用情况,选取了3种国产有机硅凝胶进行综合性能对比,包括固化前外观、密度、黏度、混合比例和凝胶时间,固化后绝缘性能、渗油性、阻尼性、粘附性和200℃下耐高温性能等。分析了3种有机硅凝胶样品的差异,并利用其分别封装IGBT功率模块,对所封装的模块进行温度循环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凝胶的起始黏度和混合比例对封装工艺和封装设备有影响,固
期刊
CO2的排放累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与海洋酸化。H2能够将CO2还原,生成有价值的化学品,如通过甲烷化反应生成CH4,或通过逆水煤气反应(RWGS)将CO2转化为CO,实现对CO2的直接/间接有效利用。Ni基催化剂价格低廉,且具有良好的CO2还原反应催化活性。本实验中通过掺杂不同含量的Mo物种达到了调节Ni基催化剂在CO2还原反应中性能的效果。掺杂少量Mo的催化剂(Mo/Ni=0.
学位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功率模块作为逆变器的核心元件,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光伏电站的安全运行。通过IGBT功率模块频繁损坏的原因分析,从运行环境、硬件、软件以及板件自身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相关经验可供解决逆变器故障参考。
期刊
阐述IGBT功率循环加速老化试验平台的设计,老化试验步骤,提出了IGBT老化状态评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老化进程的加剧,IGBT饱和导通压降呈现增加的趋势,基于加速老化试验的IGBT状态评估方法科学有效、可行性高。
期刊
微流控技术由于其极高的相界面面积与极短的传质扩散距离已成为强化气液传质的有效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含突扩结构的新型微通道在物理吸收与化学吸收过程中的气液流动过程及传质强化特性进行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考察了突扩结构内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利用可视化方法实验研究了突扩单元数量、连续相浓度、操作条件等对流动与传质的影响。结合能量耗散评估突扩微通道的有效传质效率,探索突扩微通道的最优构型并
学位
现有锂离子电池商业化石墨负极材料很难满足动力型电池对于快充和高能量密度的要求。红磷负极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2596 m Ah/g)和适中的锂化电位(~0.7 V vs Li+/Li),被看作是极具应用潜力的快充型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之一。为了应对红磷负极的低电子电导率(~10-12 S/m)和高体积膨胀(~300%)问题,通过蒸发-转化法制备红磷-碳复合物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策略。然而,蒸发-转化过程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