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硫酸盐抗生素制药废水厌氧消化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62298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水污染十分严重,高浓度硫酸盐废水就是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该类废水容易造成水体的pH值降低、土壤变酸、严重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因此,寻找行之有效的硫酸盐废水处理工艺早已成为环境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抗生素类药品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在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具有COD浓度高、色度及味度大、硫酸盐浓度高、难于生物降解等特点,是一种典型的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很适合于厌氧生物处理,但是当废水中还含有高浓度的硫酸盐时,废水中高浓度硫酸盐会对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产生抑制作用,大量的硫酸盐在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被SRB(硫酸盐还原菌)还原为硫化氢后,就会对MPB(产甲烷菌)产生毒害(或)抑制作用,这将使得厌氧生物处理难以顺利进行。本文就是通过对四川制药(彭州)有限公司的抗生素制药废水进行跟踪监测,在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UASB)中对影响硫酸盐厌氧还原的几个重要因素—预处理、PH、温度、COD/SO42-比、SO42-浓度、硫化物、SRB与MPB初始数量比等等进行了较细致调整和选取,利用现场废水,获取了有关的硫酸盐还原效率的变化规律,寻找该类废水脱硫的最佳运行条件和参数:温度保持在(35±1)℃范围,pH控制在7.2左右,COD/SO42-比值控制在5以上,COD进水浓度控制在6000-8000mg/L,硫酸盐进水浓度低于1800mg/L时,通过预处理-UASB-SBR组合工艺处理后,污水站排放口的COD<300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最后本文还着重探讨了厌氧动力学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含硫酸盐厌氧降解动力学模型,并且运用模型解释了一些实际污染治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其他文献
红外线的辐射波长约0.77~1000μm,凡是存在于自然界的物体,例如人体、火焰、冰等都会辐射出红外线,只是辐射的红外线波长不同而已。依据此原理制作的红外探测器无论在军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