钽酸锂薄膜红外探测器的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外线的辐射波长约0.77~1000μm,凡是存在于自然界的物体,例如人体、火焰、冰等都会辐射出红外线,只是辐射的红外线波长不同而已。依据此原理制作的红外探测器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商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红外成像,红外制导、无损探伤、卫星的遥感、空气污染的监测等。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由于其无需致冷、光谱响应无波长选择性,成本低廉和器件结构简单等特点,是很有前景的一类红外探测器。针对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研究,一方面瞄准提高单个探测器的性能,制作更大扫描阵列,另一个研究目标就是使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具有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易用性。发展非制冷、微型化、薄膜化、低成本的器件制作工艺,提高薄膜器件或系统性能,是制备钽酸锂薄膜和制作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研究发展方向。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能够精确控制薄膜的化学计量比和掺杂,易于制备大面积的薄膜,适于薄膜的大批量生产。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可与微电子工艺技术相兼容的优点。本文围绕热释电薄膜的制备与钽酸锂薄膜红外探测器的设计,开展了三方面的研究工作:1.讨论了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探测机理,使用有限元软件针对探测器复合层膜结构和凳型微桥结构的模型进行了热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探测器的灵敏性随绝热层厚度增加而增加,随绝热层的热导率下降而增加,凳型微桥结构可以使热释电薄膜内的温度提高1个数量级,为探测器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2.研究了钽酸锂薄膜的溶胶-凝胶工艺,在Pt衬底和ITO衬底的上制备了钽酸锂薄膜,研究了溶剂对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衬底及薄膜厚度对结晶性能的影响,底电极对薄膜介电性能和铁电性能的影响等。测试结果表明,在频率为1KHz时,Pt衬底和ITO衬底钽酸锂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为176和58,介电损耗分别为0.063和0.4。在10V极化电压下,钽酸锂薄膜的剩余极化强度分别为8.42μC/cm2和5.21μC/cm2;在5V时的漏电分别为2.71×10-7 A/cm2和9.24×10-7 A/cm2。3.研究了绝热层气溶胶的制备工艺及微桥结构的刻蚀工艺,给出了探测器器件的制造工艺流程。设计了探测器前置放大电路,对探测器受到红外辐射的响应过程使用Pspice进行了电路仿真。
其他文献
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如何合理规划绿色空间,是城市规划师与景观设计师们的重要研究内容。哥本哈根的"指状规划"从1947年首次提出,至今对大哥本哈根持
【正】 关于美国的农业关联产业(agribusiness)一词,这里想从它产生的背景、它所包含的内容、它和农工商一体化或综合企业有什么不同,以及这些产业在实际上对美国经济和社会
各位代表: 浙江省档案学会成立大会,现在宣告闭幕了。 这次大会,由于领导的重视和到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开得是好的,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正】 世界上栽培的冬麦,多在秋、冬季播种,翌年夏季收获,栽培的春麦,在早春播种,当年夏季或初秋收获。而夏播麦类作物,则是利用前期自然降雨较多,后期天气晴朗凉爽的气候条
美国对棉花施用的杀虫剂,比任何其它作物的施用量都大,几乎占农药施用量的50%。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得克萨斯州南部由于大量施用杀虫药剂,使几种主要害虫产生抗药品系,植
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科学家们新发现的几种叶绿素使人们获得了新的认识,即自然界中这些叶绿素形成的途径比以前所了解的更为复杂。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同其他生物过程一样,要经过一系列称之为代谢途径的生物化学反应。
石的上部外圈绛红色似朝霞映衬,中间至下黄和墨绿色形成了一块形似长满青苔的巨石。妙的是石右边下部的黄色呈现出一位身着长袖宽衫的古代人物,仿佛穿着唐代便服,头结发髻,双袖垂
【正】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但是在长期殖民主义,封建势力的侵略和奴役下,印度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一直很低。独立以后,随着整个经济建设重心的转移,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
多年来,受广大读者的支持,花木盆景杂志得到诸多读者的厚爱,为进一步办好花木盆景杂志,特面向所有盆景专业作家、爱好者征集造型现场、盆景技法等栏目稿件。不管是大家作品,还是普
随着我省轻、纺工业外贸业务不断扩大,外商(侨商)前来洽谈出口贸易的日趋增多。为了及时掌握情况,交流洽谈方面的经验,便于系统整理、查阅洽谈资料,特建立接待外商(侨商)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