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岩体地质图像数据深度挖掘与智能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78d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地质勘探和分析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是在高边坡、深洞室及复杂地形的情况下,工程初期的地质勘查工作缺乏参考资料和指导,有效地质数据的获取费时费力,难以实现实时的分析与反馈。另一方面,部分地质数据,如地质图像等,只是作为参考文档进行存储,没有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分析中。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科学和地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地质勘探和地质数据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方法在许多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非结构化数据,如图像数据,深度学习方法可实现其有效分析。将深度学习方法引入地质勘查与地质数据分析可一定程度上实现其分析的自动化,从而减少地质工程师的工作量,进一步实现地质数据获取与分析的智能化。本文依据实际工程数据,结合深度学习理论与水工地质分析方法,对水工地质中不同尺度的图像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
  (1)以地质勘查中的地质结构图像为研究样本,基于不同特征提取方法,建立了水工地质勘查中地质结构图像最优分类模型。通过对比不同特征下的机器学习模型、卷积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迁移模型,讨论不同特征(如颜色和纹理)对于结果的影响,基于准确率对不同模型进行评价,其结果显示得到的最优模型可为水工地质勘查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2)基于多种深度学习模型分别对洞室内基础地质现象图像进行特征分析,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洞室内基础地质现象图像最优识别模型。采用不同的深度学习模型和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对比分析得出洞室中基础地质现象图像识别的最优模型方法。通过迁移学习方法和多种深度学习模型实现洞室基础地质现象图像特征的提取,基于提取的特征建立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并对比得到最优识别模型,其结果可为洞室内基础地质现象自动化识别提供设计参考。
  (3)以钻孔摄影图像中地质边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和基于深度模型的目标检测方法,以及比较基于不同深度模型的目标检测方法,最终确定了较优的地质界线识别模型。采用基于阈值和边缘的传统图像处理方法和基于多种深度学习模型的目标检测方法对钻孔摄影图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钻孔摄影图像中存在较大噪声,单纯的阈值或边缘特征难以实现地质界线的识别与检测;而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模型可以排除噪声干扰,较好地识别地层界线,在训练过程中误差较小且收敛速度较快,其对于三维地形模型建立的自动化、智能化实现有重要意义。
  (4)以钻孔摄影图像中结构面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对钻孔摄影图像进行分析,再以不同图像分割模型为预训练模型,利用图像分割模型迁移学习方法进行训练,对比传统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方法对钻孔图像中结构面的分割效果,提出了适用于钻孔全景图像结构面分割的自动化方法。传统图像分割方法速度快且不需要训练,但是准确性低,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图像分割方法准确性高,训练完成后,图像分割速度与传统方法相差不大。另外,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图像分割方法可以实现图像的像素级分类识别;通过对多种图像分割模型进行迁移训练,并对收敛过程进行分析,对比传统方法和不同的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模型的优缺点,最终提出了钻孔摄影图像结构面自动化识别方法,其对于水工地质安全评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在水利工程中,为了消除拦河筑坝产生的水位集中落差对通航的影响而修筑的建筑物称为通航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细分又可以分为船闸和升船机两种形式,本文主要针对升船机承船厢结构离水过程中的下吸力展开研究,对于具有复杂梁格构造的升船机承船厢结构,出水过程产生的附加水动力载荷的变化规律及大小是其发展中所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清晰的掌握附加水动力荷载的各项特性也是校核卷扬机提升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以蜀河500t
学位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防洪减灾事业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采用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转变洪水管理模式的应对思路已经初见成效,进一步做好洪水多发区域的防洪风险管理工作仍然是防洪减灾事业的必然要求。而河川径流变化对整个水文系统有直接影响,开展径流演变规律分析及预测研究对于洪涝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开展了西苕溪流域洪水淹没演进精细化模拟,分析把握了径流演变规
学位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质量控制是保证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质量的关键。传统的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质量控制手段多为事后检测,但由于试验时间长,检验数量少,往往不能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此外,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质量控制中,出机口温度的控制十分重要,因为出机口温度不仅表征拌合温度的高低,同时还直接影响后续的入仓温度。传统的出机口温度控制方法大多是依据工程经验,提前设定一个温度值作为将来一批料的参考温度。然而由于施工现场
边坡工程是水利水电工程及公路工程中最为常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安全状态常常与生命及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边坡表面位移作为反映边坡滑动情况及变形趋势最为直观的监测指标,其目前常用GPS-RTK、全站仪等传统监测仪器进行测量。然而随着高陡大型边坡的数量增加,监测条件越加苛刻,传统测量方法有耗费人力及时间、存在测量风险隐患等问题,因此诸如无人机航摄、三维激光扫描等新兴的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应运而生。非接触式测量具
学位
为提高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普遍共识。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为缓解光伏出力的随机性与波动性对电能质量与电网安全的影响,多能互补开发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多能互补系统混合储能优化配置和水-光互补、水-光-储互补系统运行模式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开展大规模光伏电站混合储能功率配置方法研究。通过青海共和光伏电站出力特性分析
土石坝作为坝工建设中常见坝型之一,在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得到大量的应用。但由于前期基础资料多、设计内容复杂、施工工期紧张、各专业协调困难等诸多特点,造成设计、施工阶段的各专业信息协同共享和管理水平较低。随着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WebGL图形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智能化的管控运作手段逐渐被运用在土石坝的设计期和施工期,这给土石坝信息的集成管理带来巨大的机遇,不过目前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各专
学位
流域作为为人类活动提供资源基础和环境服务的综合地域系统,关系着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和人民和谐幸福生活。但是由于流域具有复杂性、多维性和多目标性等特点,如何高效科学地对流域进行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而流域水环境评价可为管理部门分析和管理流域水环境提供参考,流域水环境管理平台也可通过水环境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为宏观决策提供支持。  本文以白洋淀流域为研究对象,面向流域水环境管理需要,结合
海河干流横穿天津市中心城区,具有行洪、蓄水、排涝等多重功能。随着上游来水逐年减少,海河干流成为一个典型的受闸门、泵站等控制的平原缓滞流型河道,水体自净能力低,且汛期大量降雨径流汇入,水污染问题严重,污染控制刻不容缓。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对污染控制、水环境质量评价及管理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海河干流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在汛期、非调水期、调水期除汛期段径流特性的不同特点,计算不同控制单元在不同时段
学位
海洋立管需在其顶部施加足够大的顶张力以维持立管的稳定性和强度,但立管本身强度和接头强度均有限,能承受的顶张力有限。因此,需沿立管展向设置浮力块为立管提供分布式浮力,以提高立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实际工程中的来流很少是均匀的,剪切流是一种更为常见的来流条件。但目前已有研究对带浮力块海洋立管的关注较少,而对复杂来流条件中(如剪切流等)的相关研究则更为有限。基于此,本课题采用基于迭代的高精度浸入
学位
黄河宁夏险工险段分布面广,险情多发,出险机理复杂,监测时效性差,安全管理困难。如何全面客观分析堤防险情影响因素,深入研究堤防防洪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科学评判预警指标阈值及研发堤防防洪安全监测与管理系统是国家防汛应急减灾重大战略需求,对堤防防洪安全运行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宁夏堤防的特点,系统研究了堤防防洪安全影响因素,构建了堤防防洪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定量化分析计算安全预警指标阈值,并设计堤防防洪安全智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