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升船机承船厢离水下吸力变化规律及指标的特性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利工程中,为了消除拦河筑坝产生的水位集中落差对通航的影响而修筑的建筑物称为通航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细分又可以分为船闸和升船机两种形式,本文主要针对升船机承船厢结构离水过程中的下吸力展开研究,对于具有复杂梁格构造的升船机承船厢结构,出水过程产生的附加水动力载荷的变化规律及大小是其发展中所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清晰的掌握附加水动力荷载的各项特性也是校核卷扬机提升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以蜀河500t级升船机承船厢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承船厢结构在离水过程中下吸力的变化规律和各项水动力特性,该工程是典型的下水式升船机结构,通过研究该结构可以很好的探究离水下吸力的特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本文通过将整体模型简化为单品梁格结构的方式对承船厢结构离水下吸力的变化规律进行探究,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照,验证了本文数值计算简化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研究承船厢结构离水下吸力的问题上可以准确有效的计算出下吸力的大小及变化规律,为今后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研究具有复杂梁格构造的升船机承船厢结构离水下吸力及各项水动力特性指标提供了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案。
  (2)基于蜀河500t级升船机承船厢结构离水下吸力数值计算及水力学试验两种方式,研究了承船厢结构在离水过程中不同因素对厢体结构下吸力的影响,并基于数值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的结果,提出了承船厢离水下吸力计算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的厢体提升速度和不同的厢体底部角度对厢体结构离水下吸力基本无影响,仅厢体底部梁格内体积大小会对厢体离水下吸力产生显著影响,梁格体积越大,厢体最大离水下吸力越大,并且厢体最大离水下吸力与梁格体积成线性关系。
  (3)基于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两种方式对蜀河承船厢模型原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中承船厢结构离水过程中最大提升力已经远远超过了设计方案中提升机构的最大承受能力,对此提出了在底部梁格主横梁上设置圆形孔洞的方式以降低厢体离水下吸力的大小,并同样采用数值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两种方式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底部梁格主横梁开孔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承船厢结构离水下吸力的大小,但当开孔面积达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大开孔面积不会继续显著降低厢体离水下吸力,且当开孔位置固定后,承船厢结构最大离水下吸力与开孔直径也成线性关系,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开孔后承船厢结构最大离水下吸力计算指标,为升船机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作为一种由高强度、低密度的复合材料管道,由于其具有地下管道所需的耐腐蚀性强、高强、轻质等一系列优点,逐渐被土木工程领域关注和研究。国内外大量学者对纤维增强塑料管的性能和应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主要被应用于市政排水排污、公路涵洞等领域。国内外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对其生产技术和力学性能不断优化,其中玻璃钢夹砂管的发展具有十分前景。玻璃
伴随着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耗电产品的增多,设计出满足高电压、长距离、大容量的新型输电塔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因具有诸多显著优点,桁架结构被广泛应用于输电塔结构设计,使得结构构件自重减小、整体稳定性提高、相对荷载性能增强、各杆件之间协调更灵活。研究人员通常利用桁架结构优化的方法提升输电塔结构性能。输电塔优化设计首先要满足结构基本功能和正常使用需求,然后以最小的成本消耗换取最大的使用效益。鉴于有限元软件
地震是我国高速公路、跨海大桥等桥梁工程一直存在的严重威胁,桥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通道,而桥墩是桥梁抗震性能的关键。为了提高装配式自复位桥墩的耗能能力及震后可修复性能,本文基于结构的消能减震抗震思想,在装配式自复位桥墩上附加一种外置软钢阻尼器,形成外置软钢阻尼器与内置耗能钢筋结合的装配式自复位桥墩,并验证了该桥墩的优越性。具体进行以下研究:(1)研究了外置消能阻尼器的类型及性能,相比之下,选择低屈服点
在河口和海岸地区,为了有效防护岸坡并避免传统硬质工程护岸破坏水域生态环境的弊端,提出了生态护岸。生态护岸将植物引入到护岸工程施工当中,利用植物削弱波浪、增强岸坡的稳定性,可以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得的效果。  本文基于天津市水域岸坡的现场调研,选取坡度为1∶3.5的单式护岸断面,在波浪水槽中建立植物蜂巢生态护岸断面模型,研究其在不同规则波要素作用下的爬高、越浪、近底波生流、护岸稳定性状况。在物理
学位
危岩体是水利工程施工与运行中的重要危险源。我国水电能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地形险峻,传统的以人为基础的危岩体调查方法危险性大,成本高且耗时长。无人机具有(UAV)运行灵活,安全性高和成本低等优点,使用无人机来识别和调查危岩体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无人机摄影技术的危岩体识别和稳定性评估方法,并利用两河口水电站坝区两岸边坡点云模型评估了其适用性。  点云模型能够精确表达边
学位
作为开展海洋工程相关领域的物理模型实验的重要仪器,造波机在相关实验中起产生实验波浪的重要作用。与理论上无限大的真实海洋环境不同,实验室中造波水池的宽度和长度有限。由造波板产生的入射波传播到水池边界处即产生一次反射波,反射波逆向运动并在造波板处产生二次反射波。二次反射波与入射波叠加即会影响实验水池中的波浪场,使实验结果出现偏差。实验模型与造波板之间的二次反射波只能通过主动消波方法消除。此时,造波机既
学位
帷幕灌浆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大坝基础的安全稳定,其施工质量的动态评价是水利工程灌浆施工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然而,传统的灌浆施工质量评价方法主要依赖于事后检查孔原位试验检测,缺乏在灌浆过程中动态反映灌浆施工质量,亦未考虑专家的犹豫度和有限理性,而且难以有效处理不完整决策信息。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区间直觉模糊集的帷幕灌浆施工质量动态评价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针对现有研究缺乏在灌浆施工
城市内涝灾害随着快速城市化日益严重,亟需通过低影响开发(LID)建设进行治理与缓解。本文结合LID措施物理实验,研究不同设计参数及降雨条件对LID措施的影响进而给出优选建议;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建立研究区水文模型,模拟分析降雨不确定条件下的LID措施径流削减性能,总结区域尺度下的优选建议;耦合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及SWMM得到方案优选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L
海洋环境设计要素的合理确定对于海工建筑物的安全和造价有重要影响。对于台风多发海域,准确模拟出台风过程风场、波浪场和流场对于设计要素的确定至关重要。本文采用MCT耦合器将中尺度大气模型WRF、非结构化网格海洋模型FVCOM及非结构化网格波浪模型SWAN进行耦合,并在计算过程中利用WRF大气模式的资料同化模块WRFDA对风场进行卫星资料同化,即建立大气-海洋-海浪实时耦合模型与卫星数据同化的联合运用模
学位
波浪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是海岸与海洋工程的重要课题,开发高效并行数值模型研究波浪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成为近年来本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已有格子玻尔兹曼(LB)数值波浪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复杂结构物处理和孔隙介质模拟功能,对波浪与复杂结构物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1)基于二维LB数值波浪水槽,采用主动吸收式速度入口造波,出流边界消波对光滑斜坡堤上规则波与不规则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