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延期对上市商业银行股价的影响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echengsh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管新规于2018年4月正式发布,经过两年多的调整和转型,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随着原计划的2020年底结束过渡期的临近,商业银行转型的困难和问题也在不断暴露,加上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市场对于延长过渡期的呼声又在不断响起。2020年7月31日经国务院同意,央行宣布在充分考虑当前整改转型以及疫情影响的实际情况下,在不改变资管新规政策框架和监管要求的前提下,经过审慎研究决定,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至2021年底。本文先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已有的文献从理论层面研究资管新规对金融机构的长期效益影响的较多,相关短期效益研究的较少,对资管新规实施后期阶段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对资管新规延期事件进行研究,补充资管新规与商业银行间关系的研究内容。先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整理,对我国商业银行各个阶段的理财业务模式进行分析,进而对资管新规相关政策进行解读,以此更好地理解资管新规出台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资管新规要求银行理财产品端打破刚兑,推进净值化管理;禁止期限错配,各理财产品要对相关资金建立单独账户进行单独管理;明确对通道业务、同业理财等问题的监管,消除多层嵌套的金融风险。对银行的冲击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过渡期各理财业务总体下滑,对于存量非标资产将进行资产回表,或者推进“非标转标”,或者实行股票债券双线并形的新模式;其次,产品净值化管理下,产品公允价值的净值结算要规范准确,加强对各理财产品的风险与收益控制;最后,银行在资产管理能力上较薄弱。需要银行加快搭建出色的投研团队,提升在产品设计、风险梯度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要。分析完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之后,本文对资管新规延期事件以及股票价格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首先对银行在转型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进行阐述,发现在两年半的转型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问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净值化管理不及预期,二是部分存量资产处置有困难。并从数据出发,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净值化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产品投资性质、同业理财规模等情况,对资管新规实施效果做了量化分析,以此为基础来分析延期安排对当下商业银行是否具有积极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另外,列举了股票价格理论,包括有效市场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事件研究法相关理论,作为后续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实证部分,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资管新规延期消息的发布对上市商业银行股票价格的影响。综合考虑银行性质、规模等因素,本文选取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共20个样本分为三组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在估计期回归市场模型,并利用市场模型中回归得到的估计参数计算事件窗口期的预期收益率,求出平均异常收益率AR以及累计异常收益率CAR,并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得出实证结论,证明资管新规延期对三类上市商业银行的股票价格都具有正向积极影响,使得股价上扬,并且对三类银行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对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作用较显著且前者强于后者,对国有行有影响但影响较小。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资管业务未来的转型之路提出相关建议,分别从加强银行核心资本,提高银行软实力以及加强银行硬件设施投入和完善三个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出具体改进意见。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一定程度上也是通过股票价格来呈现此次延期安排对银行的影响,市场情绪是否是积极的,对现有研究资管新规的文献所有补充,也对未监管部门应对国内外宏观事件,及时调整政策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其他文献
在现代全球化市场中,创新不仅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我国对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企业研发支出总量逐年攀升,2015年至今均位列全球第二。然而,高研发投入并未给中国带来与之相符的创新成果产出。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在参与排名的世界经济体中创新能力排名为第14位,科技成果转化率相较世界一流水平仍存在相当的差距。面对目前我
学位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公告,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在2006年底基本已经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使得大宗股权交易的次数和规模逐渐增加,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事件的次数和规模也相应增多。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定价的公允性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当公司的控制权发生转让时,协议转让的价格却仍然与公开市场的交易价格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信息不对称。与公司的外部投资者相比,公司内部投资者即股东所掌握的有关于公
学位
近年来,“去杠杆”政策是我国“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我国企业的杠杆率问题也是学者和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高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乎金融安全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政府债务也受到学界和政府部门的较大关注,随着政府债务的不断攀升,债务的投资效率以及债务的偿付风险也受到了社会较为广泛的关注,政府债务的扩张,对于企业部门的影响
学位
股票收益和风险的关系一直是现代资产定价理论研究的热点,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一些制度上的约束比如信息不对称等,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持有充分分散风险的投资组合或者市场组合是比较困难的。在这种市场环境的背景下,收益就不仅仅是与系统性风险有关,而且与股票本身所特有的风险也就是特质风险有关。根据这一点,研究我国股票市场的特质波动性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国内已经有很多学者对特质波动率之谜是否存在以及背
学位
从国际经济形势上看,自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格局重塑,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内经济形势上看,中国经济形势己由过去的长期高速发展阶段转向追求高质量增长的阶段,目前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因此,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当务之急是通过产业升级来带动产业升级,这也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及未来趋势。产业升级一方面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也是社会资金的部门流向问题,所以其升级调
学位
创新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建立相对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更多地依赖于背后的要素驱动和资源驱动,粗放式发展是我国过去四十年发展的重要标签,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的经济发展由资源和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是未来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倡导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需要。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主体,也是创新发展
学位
众所周知,自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环境和经济形势越发变幻多端,越来越多的意外事件和风险事件发生。针对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中国政府部门也发布和调整经济金融政策来干预经济活动,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随之提升。一直以来,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具备显著的外部性,银行业的风险不仅直接影响到金融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安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银行系统性风险”也成为学界和监管部门的关注焦点。在瞬息万变的
学位
原保监会(现银保监会)在2016年12月13日召开的会议中提出了对于保险行业全新的要求——保险业姓保,其内涵在于指出保险行业的根本功能在于为客户提供保障,而并非为客户进行投资。投资功能只是保险行业的辅助功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服务和服从于保险行业的根本功能,即保障功能。因此,在银保监会的指导下,未来保险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保险公司业务定会进行调整以提高保障类产品的占比,终身寿险类的保障业务期望会成
学位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这两项基本国策以来,国民经济实现了稳定高速发展,让世界刮目相看。随着家庭收入的不断增长和金融市场的逐步成熟,中国居民开始将财富投资于风险资产市场,然而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在中国同样存在家庭“有限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现象,因此各国学者开始研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家庭金融理论应运而生。与此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同样给我国家庭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社会男女比例的失衡可
学位
从2020年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展至今,媒体在沟通官方、医学界与受众中间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由于疫情的特殊性,涉及到广泛的健康医疗类信息,新闻报道中的科普传播成为广受关注的重要部分。科普传播不仅传递健康和医学科普知识,也能够起到稳定人心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因而了解并把握疫情期间的科普传播情况十分重要。当前关于疫情期间的报道研究较多,但是缺乏对科普传播等重要领域的专门系统研究。本文基于框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