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代谢与传递功能紊乱参与奥氮平获得性作用抵抗机制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mworkh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意识与行为不协调为主要临床特征,神经递质功能紊乱为典型病理改变的慢性、致残性精神类疾病,全球平均发病率约为1%,给患者及其照顾者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作为第二代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奥氮平在临床上显示了优良的治疗效果,但部分患者在服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药物作用抵抗现象。本组前期遗传学研究发现奥氮平作用敏感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细胞谷氨酸代谢个体差异密切相关。服用奥氮平患者出现获得渐进性作用抵抗的原因是什么呢?奥氮平长期作用是否对神经细胞谷氨酸代谢与传递产生不利影响呢?带着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本组展开了系统研究。方法:在第一部分研究中,为了探究奥氮平对神经行为的影响,整体水平对C57BL/6小鼠连续作用奥氮平(5 mg/kg)60天,同时设置MK801组作为阳性对照,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小鼠自发活动、前脉冲抑制检测感觉门控功能、高架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焦虑情况。在第二部分中为探索奥氮平获得渐进性作用抵抗与药源性细胞应激性诱导突变是否有关,本组首先通过MTT实验确定奥氮平的离体给药剂量,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奥氮平长期作用细胞中应激性诱导突变标记蛋白H2AX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再综合本组前期研究积累奥氮平作用抵抗人诱导型多功能干细胞(i PSCs)来源神经干细胞样本明确奥氮平抵抗与H2AX的关系。在第三部分中,为验证奥氮平长期作用是否对神经细胞谷氨酸代谢与传递产生影响,离体水平对SH-SY5Y和PC12细胞连续作用奥氮平(5,10,20μM)9周,采用比色法检测离体模型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LUL)活性变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离体和整体给药模型中谷氨酸代谢相关蛋白GLUL、PSD-95和NRG1的表达变化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GLUL和PSD-95在受试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域中的表达变化情况。通过以上研究明确奥氮平长期作用对神经细胞谷氨酸代谢与传递的影响。在第四部分研究中,本组采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探究线粒体融合分裂相关基因Drp-1和Mfn-2表达变化情况;采用Mito Tracker Green探针法探究线粒体数量变化情况;采用JC-1、Mito SOX Red探针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ROS生成水平。基于前面奥氮平长期作用对神经细胞线粒体ROS生成以及融合分裂稳态作用的关键发现,本组选用线粒体分裂调控小分子药物AICAR和线粒体ROS清除剂乙酰半胱氨酸(NAC)作用奥氮平长期诱导SH-SY5Y和PC12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GLUL、PSD-95、NRG1和Drp-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比色法检测GLUL活性变化,通过以上研究明确奥氮平长期作用产生神经细胞谷氨酸代谢与传递功能变化与线粒体功能损伤的关联性,为后续逆转奥氮平治疗作用抵抗药物靶点开发奠定理论基础。结果:在第一部分研究中,行为学实验表明:相较于control组,奥氮平给药组小鼠自发活动能力并未改变(P>0.05),前脉冲抑制受损和焦虑情绪水平增加(P<0.05),提示奥氮平长期作用可影响正常小鼠神经行为。在第二部分研究中,首先确定了奥氮平的安全浓度(20μM);Western Blot和免疫染色结果显示60μM以上奥氮平会导致SH-SY5Y细胞H2AX的表达升高,p-m TOR/m TOR的比值下降,UV照射阳性对照组H2AX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低剂量的奥氮平(5,10,20μM)作用9周,细胞H2AX的表达并未发生改变;奥氮平作用抵抗i PSCs来源神经干细胞样本H2AX表达水平未显示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奥氮平抵抗与应激性诱导突变无关。在第三部分研究中,奥氮平安全浓度范围(5,10,20μM)内,连续作用9周后,在谷氨酸代谢水平方面,相较于control组,20μM奥氮平作用组GLUL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GLUL活性显著下降(P<0.05);在谷氨酸传递水平方面,q RT-PCR结果显示相对于control组,20μM奥氮平作用组NRG1 m RNA的表达并未改变但PSD-95 m RNA的表达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指出奥氮平会导致NRG1的表达增加,PSD-95的表达下降;然而脑组织中Drp-1,GLUL,NRG1和PSD-95蛋白表达并没有显著变化;脑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较control组,奥氮平给药组大脑皮层GLUL和PSD-95表达降低,海马区PSD-95表达升高。以上结果从离体和在体两个层面均证明了GLUL与PSD-95是长期使用奥氮平致谷氨酸系统紊乱的重要靶点。在第四部分研究中,q RT-PCR结果显示Drp-1和Mfn-2的m RNA水平呈奥氮平剂量依赖性下降,其中Drp-1下降最显著(P<0.01);Drp-1蛋白的表达也呈同样的趋势下降(P<0.01);Mito Tracker Green荧光染色实验结果显示了奥氮平会导致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膜电位以及Caspase 9蛋白的表达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线粒体ROS生成水平随着奥氮平长期作用逐渐增加(P<0.05)。相较于奥氮平作用组,NAC可显著逆转长期奥氮平作用导致的PSD-95蛋白表达下降(P<0.05);AICAR可显著逆转奥氮平长期作用导致的Drp-1和GLUL表达下降(P<0.05)且可挽救奥氮平长期作用导致的GLUL活性下降。以上结果表明线粒体功能损伤是介导奥氮平长期作用产生神经细胞谷氨酸代谢与传递紊乱的重要机制。结论:奥氮平长期作用可诱导神经细胞线粒体融合分裂稳态失调进而使得谷氨酰胺合成减少,同时导致氧化应激增加从而使神经细胞PSD-95失调,造成谷氨酸能神经递质功能紊乱,诱发精神分裂症样神经行为改变,并可能造成获得性奥氮平治疗作用抵抗。本研究使我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奥氮平抵抗的分子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现了线粒体融合分裂稳态失衡和ROS生成增加可能与产生上述现象有关,为后续改善奥氮平作用抵抗提供一个可行的思路。
其他文献
重组蛋白质药物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得到的产物,在一些由于先天基因缺陷或者后天疾病导致功能蛋白缺失所引起的严重危及人体健康的病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目前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的热点。但是重组蛋白质药物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其在制备过程中分离提纯步骤效率低、过程复杂、成本高,另外大部分蛋白质药物都有分子量相对较小、稳定性差、免疫原性高和水溶性低的缺点,这些都会影响到最终药物的纯度、收率、
学位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智能车辆主动安全的研究日益成为车辆工程重要科研方向,作为车辆控制的重要装置其直接影响车辆稳定性与操作性。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利用附加转角进行干预,对车辆横摆稳定性进行主动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智能驾驶车辆横摆稳定性。但是,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和路面附着系数等汽车状态作为转向控制器介入过程中重要参数往往具有获取难度大、精度低、鲁棒性不强等特点,极大的影响了车辆控制精度。因此
学位
选用亮盾(杀菌种衣剂)、高巧(杀虫种衣剂,间接防治病毒病)和凯普克(植物生长调节剂)3种药剂进行复配,对甜豌3号、绿宝、宝峰6号和食荚大菜豌1号等4个菜豌豆品种进行种子包衣,根据出苗率、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等,研究确定最佳药种比。结果表明,药种比为1∶0.5时,甜豌3号和绿宝出苗受抑制;药种比为1∶7.5时,出苗率、农艺性状和产量无显著变化;药种比为1∶5.0时出苗率最高,幼苗长势最好,平均产量
期刊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尤其在治疗复杂疾病、一药多效和防未病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由于中药体系复杂,其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不明,成为限制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瓶颈。如何从中药复杂体系中明确其协同增效的代表性成分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系统解析,是中药现代化研究面临的重要挑战。本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大规模生物医学数据,在中药成分与靶点相互作用预测的基础上,对中药抗肿瘤协同作用成
学位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由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引发的细胞死亡,广泛用于癌症治疗。氧化铁纳米粒(Fe3O4 NPs)可通过芬顿反应引发铁死亡,具有良好的肿瘤治疗前景。然而,它们的抗肿瘤机制尚不明确,尺寸对其抗肿瘤功效的影响亦不清楚。研究表明,在药物递送过程中,纳米粒子面临增强肿瘤靶向性和瘤内分布均匀性的矛盾问题:大粒径纳米粒由于高渗透长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
学位
紫杉醇(TAX)作为一线化疗药物,可以调节多种细胞因子,影响细胞有丝分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死亡,发挥抗肿瘤作用。但TAX水溶性差,临床应用时需要聚氧乙烯蓖麻油溶解,还需预先稀释,而聚氧乙烯蓖麻油副作用多,限制了TAX的临床应用。随着纳米材料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通过研究发现,纳米载体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使其免受机体免疫系统干扰,提高其稳定性。本研究成功制备
学位
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非法添加于奶制品已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婴幼儿。长期摄入低剂量的三聚氰胺有导致损伤肾小管、增加结石形成和早期肾损伤的风险。近年来,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应用于奶制品的检测,为确保奶制品的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婴幼儿配方奶粉。本文对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论,以了解其适用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肿瘤微环境(TME)独特的结构和条件为肿瘤的生长和病程发展提供了基础。其特殊的血管结构和高压的细胞间质使得纳米颗粒在肿瘤部位的分布存在矛盾:大粒径的纳米颗粒在肿瘤部位具有较好的滞留效果,但难以深入肿瘤内部;而小粒径纳米颗粒在肿瘤内部的分散渗透效果较好,但到达肿瘤部位的滞留量少。另外缺氧的TME特点限制了肿瘤部位活性氧(ROS)的生成,对多种抗肿瘤方式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此,基于TME条件进行适当
学位
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由外力、炎症等多种因素所引起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损伤性疾病。它的高度致残性及低水平的治愈率,使得患者们长期遭受痛苦。虽然临床上常规的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症状、暂缓了病程,但由于局部损伤处神经细胞的缺失、星形胶质瘢痕的形成、炎性微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存在,导致其临床预后不佳。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强大神经分化潜能的种子
学位
中药材枳壳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枳壳在我国历史悠久,其作为江西的道地药材之一,炮制方法具有一定的江西特色。枳壳多为7月大暑前后一周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即得枳壳原药材。枳壳来源较多,地理分布较广,且来源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不同产地或不同来源枳壳中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前人多数对枳壳鉴别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