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研究了中国猫科动物繁育中心圈养东北虎种群三个世代(F1、F2、F3)的遗传多样性。等位基因的数目、有效等位基因数、群体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个体多位点杂合度等指标的分析表明,1)中国猫科动物繁育中心的人工饲养东北虎在所研究的个体中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但等位基因的频率变动很大,使遗传多样性处于不稳定状态。2)种群发展过程中,选择性繁殖是造成种群遗传多样性丢失的主要原因,引进个体虽然在遏制遗传多样性下降的趋势中初显成效,但其作用仍需继续发挥,或有计划地引进更多的个体,及时调整遗传管理的目标和方案来稳定遗传多样性状态。3)现有种群规模庞大是造成不合理繁殖和遗传管理跟不上的主要因素,应及时将种群分割成异地保护种群和生产性种群,按照不同的目标进行遗传管理。4)种群的分割和遗传管理必须基于科学合理的分子遗传学分析,按照遗传规律分析、预测和控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以使异地保护种群能够最大限度保存基因资源,使遗传上失去保护意义的剩余个体按照特定的方向进行选育,形成优良的生产性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