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APD标记对不同品种(系)甜瓜遗传多样性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3次 | 上传用户:zxzc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了形态学标记、同工酶标记和RAPD 标记方法对22 份甜瓜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系统观察22 份种质的植物学和生物学性状,用表现型性状标准差标准化的方法,应用SPSS 软件,以Num5 为阈值,将上述种质分为4 类,绘制了亲缘关系聚类图,图中没有体现传统分类系统中的厚皮甜瓜变种群。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22 个甜瓜品种(或杂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电泳共分离出12 条酶带,多态性带数8 条,多态性带数的百分率为66.67%。薄皮甜瓜与厚皮甜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型差异很大,而且厚皮甜瓜的杂种一代差异也很大,厚皮甜瓜中的卡沙巴变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型差异较大。但来自内蒙古的河套蜜与甘肃的铁蛋子、日本品种与美国品种几乎无酶带差异。厚皮甜瓜中的粗皮甜瓜变种也几乎无酶带差异,说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同时,杂交一代的酶谱中即有母本的酶带,也有父本的酶带,同时均出现了双亲所没有的“杂种酶带”,“杂种酶带”的出现可能是双亲杂交后,双亲遗传物质发生基因重组而产生变异,从而酶谱表型上表现出双亲都不具有的新酶带,使之可以进行杂种纯度鉴定。本实验采用SDS法和CTAB法,用完全展平的子叶为材料提取总DNA。SDS法提取的DNA和CTAB法提取的DNA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OD260/280在1.6~1.8,OD260/230在1.1~2.0,CTAB法相对SDS法好一些。但DNA样品质量与纯度都能满足RAPD-PCR扩增的需要。通过试验确定了适合甜瓜的最佳PCR 反应成分(包括dNTP、引物、Mg2+、TaqDNA聚合酶等的浓度组合),并通过对变性、退火、延伸时间,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的优化试验确定了省时的扩增程序,最终得到一个重复性好、清晰度高、较理想的RAPD-PCR 扩增体系。利用22 个引物对22 甜瓜品种(系)、杂种进行RAPD 检测共扩增出189 条带,多态带为143条,占总带的75.6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8.6条带,分子量大小为200bp~3000bp。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2 个甜瓜品种可以分为薄皮甜瓜与厚皮甜瓜两大类,亲缘关系最远;其次网纹甜瓜从厚皮甜瓜中分出。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基本相近。利用亲本和杂种间的RAPD分析,选出3 条引物可进行2 个甜瓜品种杂种纯度鉴定。它们分别是引物S61、S136 和S154,杂交种18 和19。其中,19 号可用三种引物进行杂种鉴定,18 号只能用引物S154 进行杂种鉴定。
其他文献
柑橘采后因真菌性病害造成的损失严重,其中以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和绿霉(Penicillium digitatum)为主。虽然国内外已筛选出了多株柑橘采后生防菌,但能够开发应用的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