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酿酒酵母对葡萄酒生物胺的影响

来源 :河南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huo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量的生物胺会使葡萄酒产生异味,对人体健康有害。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在葡萄酒酿造中被广泛应用于改善葡萄酒的感官品质。非酿酒酵母在提高葡萄酒品质,展示葡萄酒风土和突出个性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潜质。然而,非酿酒酵母对葡萄酒中生物胺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晰。本文首先考察了非酿酒酵母对长相思和琼瑶浆干白葡萄酒中生物胺的影响,其次考察了非酿酒酵母对赤霞珠和西拉干红葡萄酒中生物胺的影响,同时考察了非酿酒酵母对葡萄酒香气物质的影响,具体结果如下:(1)研究了非酿酒酵母对干白葡萄酒中生物胺的影响。选用长相思和琼瑶浆白葡萄品种,以非酿酒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和Hanseniaspora uvarum)和酿酒酵母(EC1118和VL3)为考察对象,研究不同发酵组合方式下生物胺含量的变化规律。在长相思葡萄酒中检测到7种生物胺(组胺、乙醇胺、亚精胺、酪胺、腐胺、色胺、异戊胺)。非酿酒酵母与EC1118混合发酵提高了长相思葡萄酒中生物胺含量,其中EC1118与T.delbrueckii混合发酵的葡萄酒中生物胺含量提高了14%。相类似地,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VL3混合发酵也明显提升了长相思葡萄酒中生物胺含量,T.delbrueckii与VL3混合发酵提高了22%,H.uvarum与VL3混合发酵提高了20%。与EC1118单独发酵相比,VL3单独发酵的长相思干白葡萄酒生物胺含量降低33.7%。在琼瑶浆葡萄酒中,T.delbrueckii参与混合发酵的葡萄酒中均检测到了7种生物胺(组胺、乙醇胺、亚精胺、酪胺、腐胺、色胺、异戊胺),而H.uvarum参与混合发酵的葡萄酒中检测到了8种生物胺,多检测出了尸胺。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提高了琼瑶浆葡萄酒中生物胺含量。与EC1118发酵相比,VL3发酵的琼瑶浆葡萄酒中生物胺含量较低。总之,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会造成干白葡萄酒中生物胺含量升高;与EC1118相比,VL3更适合干白葡萄酒的酿造过程。(2)研究了非酿酒酵母对干红葡萄酒中生物胺的影响。选用赤霞珠和西拉两种红葡萄品种,以不同非酿酒酵母(T.delbrueckii和H.uvarum)和酿酒酵母(EC1118和F15)为考察对象,研究不同发酵组合方式下的生物胺含量变化规律。赤霞珠红葡萄酒中,检测到6种生物胺(乙醇胺、亚精胺、酪胺、腐胺、尸胺、胍基丁胺),非酿酒酵母与F15混合发酵均会降低葡萄酒中生物胺含量。酿酒酵母F15发酵的干红葡萄酒中生物胺含量明显低于酿酒酵母EC1118。F15与T.delbrueckii混合发酵赤霞珠葡萄酒中生物胺含量降低了23.5%,生物胺含量仅有4种(乙醇胺、酪胺、腐胺、尸胺)。在西拉红葡萄酒中,共检测到了8种生物胺(乙醇胺、胍基丁胺、亚精胺、酪胺、精胺、腐胺、尸胺、异戊胺),F15参与酿造的红葡萄酒中生物胺含量明显低于EC1118酿造的葡萄酒。非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可以有效降低西拉葡萄酒中的生物胺含量,其中F15与T.delbrueckii混合酿造的红葡萄酒中生物胺含量最低,比单一菌种发酵的葡萄酒降低了35.8%。总之,在赤霞珠和西拉干红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F15混合发酵可以有效降低葡萄酒中生物胺的含量。(3)非酿酒酵母混合发酵的长相思干白葡萄酒中,乙酸异戊酯、乙酸己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乙酸乙酯等香气物质明显增加。在琼瑶浆干白葡萄酒中,非酿酒酵母与EC1118混合发酵得到葡萄酒中的辛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乙酯、癸酸乙酯、月桂酸乙酯、3-甲基-1-丁醇、异丁醇、苯乙醇、癸酸、乙酸、辛酸、玫瑰醚、橙花醇等香气物质的含量明显升高;而与VL3混合发酵时各香气物质含量略有降低。在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非酿酒酵母与EC1118混合发酵葡萄酒中香气物质的含量和组成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与F15混合发酵的葡萄酒中香气物质如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等香气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在西拉干红葡萄酒中,非酿酒酵母与EC1118混合发酵的葡萄酒中香气物质组成和含量略有下降;而非酿酒酵母与F15混合发酵的葡萄酒中的乙酸苯乙酯、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等香气物质显著增加,对改善西拉葡萄酒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综上,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不同葡萄品种,其香气物质呈现不同的规律。因此选择合适的非酿酒酵母和酿酒酵母发酵组合,有助于改善酒体的品质。
其他文献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社会责任。以"人类影响环境"一节为例,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内容,设置"贯穿生命意识,培育生命观念""善于总结归纳,锤炼科学思维""强化科研能力,加强科学探究""提升参与意识,担负社会责任"等教学环节,以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及课堂教学效率。
期刊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深入和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海洋资源特别是深海资源的探测、开发与利用日益被众多科技发达国家所重视。海洋科技作为高新科技一个重大领域,其快速发展推动了智能水下机械设备替代人力实现自主化海洋防护以及管理。水下自主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作为一款可在水下自主作业的智能探测装置应运而生。AUV利用机载感知系统感知周围环境。作为感知系统
学位
为探究水氮运筹条件下对不同筋型冬小麦品种在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品质等方面的响应机制,针对不同筋型小麦品种提出优质、高产、高效的水氮调控措施。本试验于2020-2021年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北云门镇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基地进行,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裂区试验设计。水分处理为主区,设2个水平,即全生育时期不灌水(R)和灌溉处理(I),灌溉方式为畦灌,灌溉量共240mm,灌溉生育时期为出苗期、越冬期、拔节期
学位
重金属镉(Cd)是一种工业和环境污染物。近年来作物镉超标现象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及饲料作物,降低镉胁迫对玉米的毒害作用,减少玉米对镉的吸收转运对粮食高产高效、绿色安全生产至关重要。褪黑素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增强植物耐逆境胁迫的能力,其作为一种潜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越来越受关注。褪黑素在生产上常有的生产方式有叶面喷施、土壤施用、浸种、拌种等方式。本研究以玉米品种“豫单9953”
学位
Si C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地作为衬底材料应用在各种半导体器件的生产制造中,因此Si C的表面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及对Si C表面超精密低损伤的研究。本文主要选用6H-Si C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摩擦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的化学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以此获得更加高效的抛光效率以及超精密的表面质量。(1)固相氧化剂干式摩擦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产氧机制。本文采用了非传统的摩擦化
学位
随着当今工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产品的精确性和生产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但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受到颤振的干扰,因此颤振控制问题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加工颤振形式的复杂性、车削模型参数的时变性,外界扰动的非线性和未知性,都是控制器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单自由度车削模型作为控制对象,选择鲁棒性强的滑模控制算法,配合磁流变阻尼器对加工颤振进行控制和仿真分析。由于滑模控制算法存在渐进收敛和控制输入高频抖振的缺陷,
学位
为了对摩擦磨损环境中工业设备易损零部件进行防护,不少学者开展了一元纳米功能性复合涂层的工艺研究,并发现加入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固体颗粒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涂层的性能。比如,Al2O3、Si C和金刚石等纳米颗粒可以明显增强复合涂层的耐磨性;Mo S2、PTFE和石墨烯等纳米颗粒可以降低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增加其自润滑性。Ni-P-Al2O3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工艺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断优化,已经可以制备出耐磨
学位
高酒精度精酿啤酒由于风味独特、口感醇厚且香味浓郁,越来越受到啤酒爱好者的青睐。高酒精度精酿啤酒发酵中乙醇胁迫会抑制酵母生长、改变细胞形态及分子功能,甚至引起细胞死亡,提高啤酒酵母乙醇耐受性是高酒精度精酿啤酒酿造的关键,但酒精高耐性酵母的匮乏及酵母乙醇耐受内在机制的认知不深入,成为高酒精度精酿啤酒酿造的主要制约因素。鉴于此,本研究以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S31
学位
随着化学机械抛光(CMP)技术应用方向的不断增多,对于CMP硬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目前大部分实验室使用的CMP设备都为旋转摆动重力式研抛机,这种研抛机结构件简单,精度满足实验要求,对于实验条件及环境的要求不高,但是无法实现研抛过程参数的控制,研抛压力加载全靠重力块,无法实现压力的自适应加载,压力的加载方式会直接影响研抛的质量及加工效率,因此,实现研抛机的自适应加载及过程参数的检测和控制对于CMP
学位
为改善轻质合金基材料摩擦学性能,延长轻质合金基零部件服役寿命。本文以轻质合金基材料为研究对象,制备复合固体润滑剂和轻质合金基自润滑材料,研究固体润滑剂种类和质量分数、载荷以及温度对轻质合金基自润滑材料界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探索润滑膜形成对轻质合金基自润滑材料润滑行为的影响机理。取得如下结论:(1)利用火焰喷射焊接法制备球形石墨烯-银固体润滑剂,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石墨烯-银-Ti Al基自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