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现如今,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在全球范围内是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威胁的重要疾病之一。AMI具有发病急促、病情凶险、并发症多、致死率高等特点。近些年来,AMI发病的年龄结构正悄然发生着改变,中青年(年龄<60岁)心梗的发病率有持续不断上升的趋势。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相关临床数据客观全面地比较和分析中青年和老年AMI患者在临床特征、冠脉病变等方面的异同;分析不同年龄段AMI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因AMI住院的866例患者的临床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将入院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0岁)作为实验组,将老年组(年龄≥60岁)作为对照组,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人群的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化验指标、冠脉造影情况、并发症、住院期间的治疗等方面的差异。根据患者Gensini积分值由低到高分组(分为1、2、3三个组别)对中青年和老年分别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方法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入选患者866例,分为中青年组(400例,48.2±7.2岁)岁和老年组(466例,69.7±8.1岁)。中青年组女性比例(9.3%vs22.7%)(括号内比例及数值前者为中青年组,后者为老年组,下同)、高血压病史比例(46.2%vs65.9%)、糖尿病比例(17.8%vs24.3%)、房颤病史比例(1.8%vs5.4%)、卒中病史比例(2.5%vs5.2%)小于老年组;中青年组高脂血症比例(61.8%vs42.5%)、吸烟比例(74.9%vs55.8%)、冠心病家族史(17.0%vs8.2%)、超重比例(42.3%vs10.3%)高于老年组;中青年组入院舒张压(79.32±14.63vs74.07±14.55)高于老年组。2、中青年组中白细胞计数(×109/L)(7.87±3.98vs7.32±3.77)、血小板计数(×109/L)(203.33±81vs183.21±79.05)、总蛋白(g/L)(65.35±7.66vs64.02±5.97)、前白蛋白(mg/L)(205.29±52.29vs182.66±52.68)、总胆固醇(mmol/L)(4.68±1.12vs4.4±1.05)、甘油三酯(mmol/L)(1.83±1.25vs1.31±0.92)、低密度胆固醇(mmol/L)(2.99±0.97vs2.76±0.9)、左室收缩末期内径(mm)(38.28±5.49vs37.99±5.95)高于老年组;中青年组尿素(mmol/L)(5.12±2.15vs6.16±2.95)、腺苷脱氨酶(U/L)(10.68±3.97vs12.02±4.59)、高密度胆固醇(mmol/L)(1.05±0.22vs1.14±0.25)、凝血酶原时间(sec)(11.62±1.57vs 12.37±2.64)、纤维蛋白原(g/L)(3.04±0.89vs3.2±0.94)低于老年组。3、中青年组的冠脉病变血管数少于老年组,两组病变血管数均以一支为主,中青年组单支病变比例大于老年组(56.7%vs48.7%);中青年组两支及三支病变比例均低于老年组;中青年组Gensini评分(50.27±27.24vs78.38±37.35)低于老年组。中青年组住院天数(8.86±4.5vs9.99±6.8)短于老年组,中青年组院内死亡比例(3%vs6.9%)小于老年组。中青年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18%vs25.8%)、心力衰竭(14.0%vs27.7%)、室壁瘤(5.1%vs8.7%)等并发症均少于老年组。两组间Killip分级有统计学差异,中青年组Killip等级低于老年组。两组间住院治疗项目无统计学差异。4、中青年组不同Gensini积分等级的分组在高脂血症比例、吸烟比例、冠心病家族史、入院SBP、入院DBP、总胆红素、LDL-C、左室射血分数间有统计学差异。进行有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9.345,95%CI=[0.567,5.305])、高 LDL-C(OR=7.890,95%CI=[0.341,4.546])、高TC(OR=3.789,95%CI=[0.456,3.364])、冠心病家族史(OR=2.786,95%CI=[0.341,1.581])为中青年心梗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主要危险因素。5、老年组不同Gensini积分等级组间在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家族史、空腹血糖、总胆红素间有统计学差异。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6.738,95%CI=[0.547,4.153]),高空腹血糖(OR=2.789,95%CI=[0.167,1.987])为老年心梗冠脉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1、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在性别比例、慢性病史比例、血脂、冠脉病变支数和病变程度、PCI后并发症等临床方面具有不同特征。中青年组女性更少、慢性病史更少、吸烟更多、血脂更高、冠脉病变程度更轻、并发症更少,中青年组预后好于老年组。2、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不同。在中青年组,吸烟为其急性心梗冠脉病变的最显著的危险因素,其余的依次为高LDL-C、高TC和冠心病家族史。中青年组冠脉病变程度与LDL-C、TC浓度呈正相关。在老年组,糖尿病及高空腹血糖为其心梗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为首要危险因素。老年组冠脉病变与空腹血糖浓度呈正相关。3、老年AMI人群应提高自己的治疗依从性重点,关注并控制好血糖。对于中青年AMI患者而言,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戒烟等是预防和治疗AMI的关键。对于肥胖、血脂异常、有家族病史尤其是兄弟姐妹有MI的健康中青年人,应积极地进行一级预防,降低AMI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