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国体育事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今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来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事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体育人才,而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优势学科的支撑,合理优化的学科布局是培育优势学科的关键。因此,体育学科专业布局的科学性对我国优秀体育人才的培养直至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目前,体育学科中各种基本定义的确定、体育学科如何让分类以及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规划等是体育学科研究最多的问题。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体育学科建设情况的研究比较少,从宏观上研究某一地区体育学科专业布局的文献更是凤毛麟角。那么,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的层次如何?这些高校的体育学科专业布局又是怎样的?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布局为研究对象,以发展的角度对影响山东省体育学科专业布局的内外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山东省高校体育学科专业布局的建设提供参考,为高校体育学科专业布局如何更好地服务我省社会建设出谋划策。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学科专业的设置种类、数量和规模都处于领先水平。 2山东省体育学硕士点和体育硕士学科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主要分布在鲁中、鲁东、鲁西南经济发达的地区,并且存在集中现象。 3山东省体育学硕士学科研究方向设置相对集中,新兴体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拭待增加。 4山东省体育硕士学科主要分布在综合院校,师范院校,未能有效发挥诸如医学类、财经类高校在其医学、财经方面的优势。 5山东省只有一个体育二级博士点,这与山东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体育强省的地位不符。 6山东省体育院校主要集中在鲁中地区,并且体育本科专业布点不均衡现象更加突出。 7总体上,山东省体育学科专业设置类型较为单一,本科专业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颁布的五大本科体育专业,新型专业布点较少,地区内部之间也存在不均衡现象。 8学科带头人、科研经费、学校政策这三个因素对山东省体育学科布局的影响最大。 9本研究提出了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学科专业布局可持续发展策略:根据社会需求合理增设相关专业;结合高校自身优势建设高校体育特色学科;建立健全体育学科评估与监管机制;优化教师发展环境,着力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完善科研经费资助体系,保障经费来源,鼓励有实力的高校积极做好体育学科平台建设;借鉴其他学科经验,加快体育学科发展等对策旨为完善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学科专业布局,促进体育学科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方法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