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采收期对去青皮鲜核桃冻藏品质的影响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pipijia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鲜核桃因其含水量高、口感风味独特且保健功能优越而备受消费者青睐。但鲜核桃存在严重采青现象,市场供应期主要局限于采收季节,采后贮藏保鲜期短且易出现褐变、霉变、失水、核仁软化发黑等品质劣变问题。本文以‘清香’去青皮鲜核桃为试材,研究不同温度和采收期对鲜核桃冻藏期间的感官品质、核仁营养品质、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油脂品质等的影响,确定适宜去青皮鲜核桃长期贮藏保鲜的温度和采收期;研究不同解冻温度对冻藏后鲜核桃复鲜品质的影响,筛选其最佳复鲜温度,以期建立鲜核桃冷冻-解冻复鲜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低温(-2℃0℃、-4℃-2℃、-7℃-5℃、-12℃-10℃)冻藏的‘清香’去青皮鲜核桃品质在冻藏期间均有所下降。在-2℃0℃条件冻藏4个月后霉变严重,-4℃-2℃条件下冻藏6个月后霉变不能食用。-7℃-5℃、-12℃-10℃条件下鲜核桃可冻藏10个月以上,生鲜风味接近贮前,且核仁含水量仍高于23%,总脂肪含量高于5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1%,脂肪酶活动度低;总酚、总黄酮含量与贮前相当,DPPH·清除率达83%以上,维生素E总含量保持在92 mg·kg-1以上;核仁油脂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较采收时均上升,碘值下降,但均保持在GB/T22327-2008《核桃油》规定的范围内。2.适期采收的(9月6日,40%左右青皮分离)和晚期采收(9月13日,75%以上青皮分离)的鲜核桃冻藏品质优于早期采收的(8月30日,青皮未开裂)。核仁含水率随采收时间推迟而下降,总脂肪含量随采收时间推迟而上升。冻藏10个月,各采期鲜核桃感官品质均有所下降,适期采收的和晚期采收的鲜核桃种仁风味优于早期采收的;各采期鲜核桃含水率均在21%以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与贮前相比差异不显著;脂肪含量分别为49.81%、53.23%和54.79%,且适期采收的和晚期采收的显著高于早期采收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贮前相比差异不显著,均保持在90%左右;各采期鲜核桃DPPH·清除率在83%以上,适期采收的鲜核桃维生素E总含量为95.17 mg·kg-1,显著高于早期采收和晚期采收的;各采期鲜核桃油脂品质指标均保持在GB/T22327-2008《核桃油》规定的范围内。综上所述,‘清香’鲜核桃适宜冻藏的采收成熟度为青皮分离40%75%。3.不同解冻温度对冻藏后鲜核桃复鲜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常温(20℃22℃)解冻用时最短,但核仁风味差,短期内出现发霉、发芽现象。0℃2℃和梯度升温(先于-4℃-2℃冷库3d,再转至0℃2℃存放)解冻复鲜后的鲜核桃风味接近贮前,含水率均在27%以上,营养品质、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油脂品质好。4.初步确定鲜核桃采后周年供应贮藏保鲜技术为:鲜核桃在青皮开裂分离40%75%时采收,采后去青皮、清洗、晾干后在-12℃-5℃条件下贮藏,于销售前在0℃2℃条件下解冻复鲜,复鲜后鲜核桃的感官品质及核仁品质接近贮前。
其他文献
船行波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护岸设计的可靠性、经济性及环保性,国内外科研机构曾系统地开展船行波的研究,然而基于上海内河航道复合型断面形态、固定边界水域和有限水深等特点,
大力发展以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对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促进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比例风电接入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电网的安全性产生了
2016年全国1卷的第20题通过定义的形式考察了椭圆的标准方程、弦长公式、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以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运算技巧为辅助.该题具有很好的区分能力,任何
目的: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约1/3的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即失同步化心力衰竭(dyssynchronous heart failure DHF)。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已成为治
汽车发展越来越迅速,节气门和油门踏板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油耗、稳定性等。该文介绍了电控节气门以及油门踏板的系统组成以及工作原理,结合故障代码以及数据流来说明故
目的为了增强字符配准对字符位姿变化的鲁棒性和识别能力,以及印刷质量检验精度和缺陷类型分析对不同字符产品的自适应性,提出一种基于多对象匹配与融合字符特征的印刷质量检
该文基于文化认同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田野调查与专家咨询,探析如何通过数字技术驱动和建构丝绸之路民族体育文化认同。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颠覆了传统信息流通的方式,满
为了那个美丽的梦想(演讲辞)于孝华朋友们:人总是爱做梦的。小的时候,我想做个伟人,慢慢地我知道,做伟人很难我缺少做伟人的睿智和气魄;于是我就想那就做个伟人的妻子吧,永远陪伴伟人
期刊
研究背景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任务艰巨。天然植物多酚姜黄素,由于安全、有效、廉价及低毒,且具抗炎、抗肿瘤等功效而备受研究者关注。但其抗肿瘤抗胃癌
随着21世纪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在人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娱乐,都已经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