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数量”结构的相关表达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i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指示代词“每”与“数量结构”构成的“每+数量”结构为研究对象,从句法语义两方面分别对进入“每+数量”结构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比“每”字结构和“每”义表达式,进一步对“每”的表达式进行解析,总结出“每+数量”结构中句法语义的制约关系。全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每+数量”结构基本表达形式的句法语义研究。根据语料的整理,笔者发现,数量结构是进入“每”字结构的主要形式,因此从物量、动作量、时间量三个角度为切入点,分别论述了进入“每”字结构的具体特征,从句法语义角度进行分析。从语义上来讲,由于“每”语义上具有划分和加合的功能,促使不同句法表现形式的出现。其次,针对“每”字结构的省略结构进行研究。这一部分对“每+数量”结构的省略形式进行分类研究,分别为“每+名词”、数词为“一”的“每”字结构省略式。从句法、语义、语用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其不同句法特点的内在机制。第三,“每+数量”结构与表达“每”义的句式进行横向比较,分别是“量词重叠式”与“每+数量”结构;“双数量结构”与“每”的数量结构。通过“每+数量”式与“量词重叠式”的对比,我们从认知语义层面分析出,“每+数量”结构具有有界性,由于其有界性促使了不同的句法表现。根据对“每”的数量结构与双数量结构的对比分析,我们大胆假设,“每+数量”结构在表示供用义和组配义时,其“每”的作用范围是这个动作或事件,而不仅仅是出现在“每”后的数量成分所指涉的具体事物或事件类别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每”后的双数量结构从语义上具有较强的配比和计算意义,与“每”的划分意义重叠。这时,动词不仅由于逐渐抽象化而脱落,表示划分意义的“每”也可以不再出现,整个双数量结构自身以呈现出了“每(一)”的意义。通过对指示代词“每+数量”结构的研究,我们从句法切入,深入研究了语义、语用层面对句法的限制,更加丰富了“每”的相关研究。
其他文献
研究区位于华北地块北缘中西段,是解析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部位。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运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及现代测试技术,结合野外详实的地质
近年来,类固定短语成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目前还鲜有论著对带有方位成分的“前X后Y”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本文以类固定短语“前X后Y”作为研究对象,首次将
会议
本文结合金华情况,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金融支持情况与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剖析。针对文化产业的三大特征,将探索的侧重点放在了对资产"虚拟性"与具有公益性的文化产品项目
民国时期,广西境内自然灾害和兵祸匪患交织在一起,灾情堪称严重。这一时期,广西的灾荒具有水旱灾害发生频繁、受灾区域广阔、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多种灾害并发、灾害危害严重、
有关汉语时间副词的研究,语言学界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相较于中古时期时间副词和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研究来说,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的研究成果较少,明末清初处于近代汉语史发展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车辆”“马匹”“花朵”等名量式名词为研究对象,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真实语料出发,经统计和分析得出名量式名词在韵律、语义和句法上的表现,并
目的了解苦参碱、鱼藤酮、除虫菊素、蛇床子素对台湾乳白蚁的毒杀效果。方法采用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NY_T 1153-2013)第1部分:农药对白蚁的毒力与实验室
本文全面综述了铝工业用熔铝炉内衬材料的损伤腐蚀机理和目前使用防护措施,综述了氧化铝空心球和钛酸铝材料的特点和溶胶凝胶镀膜工艺,总结了熔铝炉内衬材料的研究进展。本文
频繁发生的危机事件,不仅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更是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考验。政府作为危机管理的主体,起着主导作用,然而由于现代公共危机的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