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后早期影像学指标测量与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h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分析,研究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edial 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MOWHTO)后下肢力线的变化,测量因下肢力线纠正引起的髋关节、髌股关节、踝关节的代偿性变化,并通过功能评分研究MOWHTO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的资料,为评价术后下肢力线矫正疗效,测量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LDF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关节线会聚角(joint line convergence Angle,JLCA)、承重线比率(weight bearing line ratio,WBLR)和胫骨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为评价OWHTO后髋关节、髌股关节与踝关节的代偿性变化,分别测量所有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的髋外展角(Hip abduction angle,HAA)、胫骨倾斜角(tibial plafond inclination,TPI)、距骨倾斜角(Talar inclination Angle,TIA)、Caton-Deschamps指数、髌骨外侧移位(Lateral patellar shift,LPS)、髌骨外侧倾斜角(Lateral patellar tilt,LPT)、髌股关节内侧间隙、髌骨关节外侧间隙。通过门诊和电话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为评价膝关节疼痛、功能恢复情况,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美国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WOMAC)。结果:1.本研究共包括49名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1年,平均随访29.23个月。49例患者中,MOWHTO后并发症发生3例,发生率为6.12%,其中包括切口感染1例(2.04%),外侧合页骨折(TakeuchiⅢ型1例,Takeuchi II型1例)2例(4.08%),所有患者均未进行二次手术,经保守治疗后均从这些并发症中恢复过来。2.MOWHTO后,患者下肢力线矫形满意,HKA,JLCA,WBLR,MPTA术前与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MOWHTO后未造成胫骨后倾角的增大,术前与术后PT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78,p=0.669)。4.MOWHTO后髋关节内收加剧,HAA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620,P<0.05)。MOWHTO后踝关节内翻得以纠正,TPI,TIA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682,P<0.05;F=27.113,P<0.05)。5.MOWHTO后造成髌骨位置下降,但未出现前后向及外侧位移、未出现髌骨倾斜。Caton-Deschamps指数由术前的0.95±0.12,纠正至末次随访的0.84±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8,p<0.05)。6.所有患者经末次随访后发现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HSS评分、VAS评分和WOMAC评分术前与术后多次随访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3.676,P<0.05;F=81.641,P<0.05;F=113.637,P<0.05)。结论:MOWHTO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早期下肢力线矫正满意,髋关节内收增加,踝关内翻减小,髌骨位置下移,未造成髌骨倾斜及前后向、外侧位移,未造成胫骨后倾角的增大。所有患者经末次随访研究,MOWHTO后早期患肢疼痛减轻,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其他文献
背景:海马是一种易受损害的结构,埋藏在人体内侧颞叶深处。研究证实,海马萎缩速率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包括最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一些非AD疾病。先前的全基因组关联性分析以基线海马体积作为数量性状发现了AD的新型易感基因。然而,对于海马萎缩速率的遗传预测因子目前知之甚少。因此,我们进行了第一项全基因组关联性分析,研究与海马萎缩速率有关的遗传风险位点。方法:
目的:基于肝纤维化患者的磁共振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T2-weighted imaging fat suppression,T2WI-FS)与扩散加权成像序列(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血清学特征建立联合模型,探讨联合模型对于肝纤维化分期的预测效能。方法:(1)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肝段切除的
目的:探究原发性腹膜后肉瘤联合器官切除患者的器官切除原因、种类和器官侵犯情况,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20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联合器官切除手术治疗的129例原发性腹膜后肉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采用门诊与电话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日期截至2021年2月28日,随访内容主要包括原发性腹膜后肉瘤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复发情况。129例患者中,至少切除
目的:通过比较磁导航辅助下胸腰椎椎弓根置钉与C型臂辅助下胸腰椎椎弓根置钉的精确度及术中透视的次数,来评价威海市中心医院泰山学者工作室自主研发的磁导航系统在椎弓根置钉手术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具新鲜市售牛脊柱相同节段脊柱标本,透视排除先天性畸形和骨折等疾病。暴露棘突,保留脊柱周围组织结构。均进行CT图像扫描,各牛脊骨用特制标本固定架固定,根据置钉辅助方式将20具标本分为两组,A组(磁导航组)在磁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细针穿刺洗脱液中甲状腺球蛋白(FNA-Tg)值的数据分析及诊断效能比较,得出有甲状腺组织与无甲状腺组织时FNA-Tg的最佳诊断截断值。方法对因颈部可疑肿大淋巴结行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FNAC)及FNA-Tg测定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甲状腺术前组、甲状腺次全切术后组、甲状腺全切术后组,通过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三组间FNA-Tg值有无统
目的: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始终位于泌尿系统肿瘤首位。本研究通过对膀胱正常黏膜组织和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磷酸化组蛋白H3(Phosphorylated Histone H3,PHH3)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分析PHH3对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影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法: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8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石蜡标本和4
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目前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目前,外科手术是HC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肝移植和消融。但是,术后复发仍是肝细胞癌患者所要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如何有效预测术后复发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有助于识别术后复发高危人群,从而加强随访以及时发现病情进展,及早进行治疗干预。二代基因测序(Next-generation seq
目的:近期研究表明,TEA结构域家族成员4(TEAD4)在癌症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TEAD4在膀胱癌进展中的潜在作用仍有待探索且至今尚未有文献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TEAD4是否可以作为预测膀胱癌预后的泛癌生物标志物。方法:基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数据库)及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数据库),我们下载了膀胱癌患者的基因组数据和相应的临床数据并利用R软件对临床数
目的:分析肝移植患者术后初期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变化情况,研究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对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发生缺血型胆道病变(Ischemic type biliary lesions,ITBL)的预测价值,为临床上早期认识和预防ITBL提供更多思路。方法:从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选择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病人92例,在肝移植术后3个月内行经T管胆道造影术,根据造影显示评判患者是否发生ITBL,并
背景: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 PA)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之一,依据内分泌功能分为两大类:功能性垂体腺瘤和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无功能性垂体腺瘤(non-functioning pituitary adenomas NFPAs)约占所有PA的一半。大部分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生物学特性偏向良性,对周围组织结构无侵袭浸润,小部分NFPA在生物学特征有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