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开食及外源腐胺对肉鸭生长性能和空肠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_l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开食及外源腐胺对肉鸭体重、肌肉重和空肠发育相关指标的影响,并探讨肉鸭肠道发育与肌肉、体重生长之间的联系,为肉鸭高效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樱桃谷肉鸭为试验动物,采用2×2双因素设计,以开食时间和腐胺作为两个处理因素。开食时间选择为肉鸭出壳后6h和48h;腐胺添加量设为2个水平,分别为0%、0.25%。选取刚出壳健康并且体重接近的鸭苗296羽,先随机选取8羽,屠宰并取样,再将剩下的雏鸭按照体重一致的原则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9羽。具体分组情况为:(1)对照组(C),出壳后48h开食,为非早期开食,饲喂对照日粮,腐胺添加量为0%;(2)处理组1(T1),出壳后48h开食,在对照日粮中添加0.25%的腐胺;(3)处理组2(T2),出壳后6h开食,为早期开食,饲喂对照日粮,腐胺添加量为0%;(4)处理组3(T3),出壳后6h开食,在对照日粮中添加0.25%的腐胺。腐胺的添加时间为0-7d,7d后改为饲喂常规料,饲养至35d。采样日龄分别为第0、2、4、7、15、25和35d,所采样品包括卵黄、胸肌、腿肌、肝脏、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测定各采样日龄肉鸭体重、卵黄重、胸肌重、腿肌重、十二指肠重、空肠重和回肠重以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长度;测定0-4d肝糖原浓度,测定0-7d空肠二糖酶酶活、DNA浓度、蛋白质浓度,制作0-7d空肠组织切片,试验结果分两部分简述,表述如下:第一部分早期开食及外源腐胺对肉鸭生长性能、能量状态及肌肉重的影响1、第2d与第0d相比,早期开食组肉鸭平均体重增加了近10%,非早期开食组平均体重减轻了24%,早期开食与非早期开食所造成的差异极显著(P<0.01)。第7d和第35d,与非早期开食相比,早期开食极显著提高了肉鸭体重(P<0.01),分别提高了25.8%和5.2%,表明早期开食可以显著影响第一周肉鸭的体重,并且将影响到35d肉鸭体重。外源腐胺对肉鸭体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2、第0d,肉鸭体内残余卵黄重大约为5.6g,到第4d时重量约为0.3g,已经基本被吸收完毕,早期开食有促进肉鸭体内残余卵黄吸收的趋势(P=0.0571),从而将有利于肠道的发育。外源腐胺对卵黄吸收没有显著影响(P>0.05)。3、出壳当天,肉鸭肝脏糖原浓度为246.24 mg/100g,总糖原含量为3.36 mg,第2d,早期开食组肝脏糖原浓度上升到3234.72 mg/100g,非早期开食组糖原浓度为134.05 mg/100g,早期开食肉鸭比非早期开食肉鸭肝脏糖原浓度增加了24倍,总肝脏糖原含量也极显著提高(P<0.01),因此,早期开食保证肉鸭机体能量的需要,为幼雏存活率提供了保障。第4d,非早期开食组肉鸭由于摄入饲料使得二者差异不显著。外源腐胺对糖原浓度及糖原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4、早期开食极显著第2d肉鸭相对胸肌重(P<0.01),提高幅度为7.2%,显著提高第25d和35d肉鸭相对胸肌重(P<0.05),提高幅度分别为7.7%和13.1%,早期开食对肉鸭相对腿肌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说明了早期开食对提高肉鸭胸肉的产量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外源腐胺对肉鸭相对胸肌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第7d(P<0.05)和极显著降低了第25d和35d肉鸭相对腿肌重(P<0.01),降低幅度分别为5.8%、5.2%和9.5%,这说明了腐胺对肉鸭腿肌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比较长远。第二部分早期开食及外源腐胺对肉鸭肠道发育的影响1、早期开食可以显著促进第一周内小肠的发育,主要表现为早期开食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相对十二指肠重、相对空肠重和相对回肠重(P<0.01或P<0.05);极显著或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长度、空肠长度和回肠长度(P<0.01或P<0.05),其中第7d小肠长度增加了12.5%。早期开食极显著提高第4d空肠麦芽糖酶活性(P<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第2d和4d蔗糖酶活性(P<0.01或P<0.05),说明早期开食促进二糖酶活性的增加,有利于对碳水化合物的彻底利用。同时,早期开食极显著增加肉鸭第2、4、7d空肠绒毛高度(P<0.01),极显著或显著降低降低第2d和7d肉鸭空肠隐窝深度(P<0.01或P<0.05),说明了早期开食可以通过促进绒毛高度的增加从而使得营养物质更加容易被吸收利用。早期开食显著增加了第4d肉鸭空肠蛋白质浓度(P<0.05),极显著增加了第7d空肠蛋白质浓度(P<0.01);DNA浓度显著降低,第2、4、7d总DNA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或P<0.05)。2、本试验条件下,外源腐胺对肉鸭小肠的发育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其结果为外源腐胺极显著降低了第4d肉鸭相对空肠重(P<0.01),显著降低第4d和第7d肉鸭相对回肠重(P<0.05);显著降低第4d肉鸭空肠长度(P<0.05),极显著降低了第4d肉鸭回肠长度(P<0.01),其中小肠长度降低了3.3%。外源腐胺极显著降低了第4d空肠麦芽糖酶活性(P<0.01),但极显著提高了第7d麦芽糖酶活性(P<0.01),外源腐胺显著提高了第4d空肠蔗糖酶活性(P<0.05)。外源腐胺显著降低第4d空肠绒毛高度(P<0.05),对第7d隐窝深度有升高的趋势(P=0.0775),这可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一定的影响。外源腐胺同时还极显著降低了第4d肉鸭空肠蛋白质浓度(P<0.01)。结论:(1)早期开食一方面提供外源碳水化合物,促进卵黄的吸收,增加糖原储备,满足动物机体能量需要,从而减少胸肌重量损失,另一方面通过增大肠细胞体积,从而使得肠绒毛高度增加,小肠重量与长度增加,因此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促进动物的生长。(2)日粮中添加0.25%的腐胺并没有促进小肠的发育及提高肉鸭的生产性能,与试验假设不相符。
其他文献
BOT模式应用于港口设施建设与传统的合资建设码头相比,具有很多的优点。而将BOT模式应用于港口设施建设同时又会产生各种的法律问题,论文在分析了相关的基本问题之后,主要围
目的:观察项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以及项针对患者经颅多普勒(TC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纳入经CT或MRI检查确诊的缺血性
目前,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领域都面临着复杂的新常态,社会上既有积极的发展,也存在着突出的矛盾,社会治理面临巨大的挑战。选择何种社会治理方式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正>药物共晶是药物活性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API)和共晶形成物(cocrystal former,CCF)在氢键或其他非共价键的作用下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新的结晶形式
本文主要探讨“VP/AP+死+了”与“VP/AP+极+了”结构的异同等相关问题。除绪论和结论外,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探讨“VP/AP+死+了”与“VP/AP+极+了”中补语成分“死”和“极
本文以进出口检验检疫处理程序为研究对象,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比较分析方法,从行政法学角度分析进出口检验检疫处理的法律性质,分析我国现行进出口检验检疫处理程序
多义语素有多个义项,在不同义项上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我们把一个义项上的语素称为一个语素项,以构词能力最强的50个素形(汉字)所承载的581个语素项为对象,穷尽性地分析了
论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中亚留学生感知学习风格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亚留学生主要倾向于视觉型和触觉型感知学习风格。针对中亚留学生感知学习风格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良多,但网络游戏对伦理道德的消极影响也有目共睹。笔者通过对网络游戏伦理道德问题的分析,指出对网络游戏中显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揭示并
受国际跨文化心理学的影响,中国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30多年来,中国心理学家在跨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知和认知发展、人格和智力、情绪和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