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依然是“应试教学”,对于英语的教学,更重要的是放在拼、读、写、听板块上,而忽略了说的重要性。教师会根据最终考试的导向来决定自己的教学重点,即使他们主观上认为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在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下,他们不得不将语法、阅读作为自己教学的重点,因此造成了理论学习与理论运用的严重脱节。从而导致了中国大部分课堂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输出课堂。学生只会简单地拼读,一旦离开课本,老师创设情境要求学生自己用语言知识来表达的时候,学生便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学生自身因素、学校教育及其他因素的探究,从而揭示出影响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因素。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如何来利用社会环境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并通过采用基本信息的调查问卷、父母参与问卷的方式对流动的100名小学生、15名教师进行了调查,主要调查小学生英语交际水平以及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态度等并分析蕴藏在现象背后的原因,得出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受到环境因素和小学生情感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调查可以得知,大部分老师几乎不组织课外提高英语口语的活动,少部分老师有时候会举办一些英语活动,这样孩子缺乏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动机来练习英语口语交际。其主要原因也是现在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实际运用能力要求的矛盾体现。同时,借助二语习得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小学生培育英语交际能力提出以下策略:其一,创设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环境;其二,促进教师的专业队伍建设;第三,提高学生学习英语主观能动性。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学会运用语言。小学语言口语能力培养能引导小学生英语素质的发展,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这一课题研究丰富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理论方法。本研究对改变以上这些现状,提升学生英语交际和表达能力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